上海老曾曾下海——易力生对句之八十一

上海老曾曾下海——易力生对句之八十一



对联一副


上海老曾曾下海(出处不详)

下门小都都上门(易力生原创对句)



注1:

上海就指上海市。


下门就指厦门,门”是近江河地区、沿海岛屿地名的习俗用字,厦门位于九龙江下游入海处“海门岛”的下方,故而曾被称为“下门”,后来才雅化成现在的“厦门”。


下海有两层意思,一是在海上乘船打鱼捕捞,或在海里游泳或作业,这里的海是真正的海,二是下海经商,这里的海是商海。


上门也有两层意思,一是登门拜访,二是上门闩,意义完全不同,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曾为姓氏时,音zēng,为副词时音 céng。


都为姓氏时,音dū,为副词时音dōu。


上联中“下”自对“上”,有两个“海”字,两个“曾”字,两个“海”字同音,两个“曾”字不同音。


下联中“上”自对“下”,有两个“门”字,两个“都”字,两个“门”字同音,两个“都”字不同音。


上下联共十四个字,实际由 “上海老曾下门小都” 这八个字组成。



注2:

“上海老曾曾下海”意义为上海的老曾,曾经到过海上,或者为上海的老曾,曾经下海经商。


“下门小都都上门” 意义为厦门的几位小都,都登门拜访,或者为厦门的几位小都,都已或都在上门闩。


老曾为曾姓一人,曾音zēng。


小都为都姓数人,都音dū。


“曾下海”之“曾” 音 céng,副词,意义为曾经。


“都上门”之“都” 音dōu,副词,意义为全部。



注3:

“下门小都都上门”对“上海老曾曾下海”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宾语对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宾语。


“下门小都”对“上海老曾” 是定语+主语对定语+主语,是偏正结构名词性短语对偏正结构名词性短语。


“下门”对“上海”是名词对名词。


“小都”对“老曾”是偏正结构名词对偏正结构名词。


“小”对“老”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都”对“曾”是姓氏对姓氏。


“都上门”对“曾下海”是状语+谓语+宾语对状语+谓语+宾语。


“都”对“曾” 是状语对状语,是副词对副词。


“上门”对“下海”是谓语+宾语对谓语+宾语。


“上”对“下”是动词对动词。


“门”对“海”是名词对名词。



左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左通右告

鄙文巧词诡俗,恭请关注。鄙文为原创,首发在简书,欢迎分享,如有转载,须注明鄙文出处及鄙人笔名。推荐应用百度或360搜索“易力生对句”及对联知识,培养对联兴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