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还能找到逆袭的机会么?

      谈到阶层固化,我想很多人就感觉一阵心酸。因为,在我们上行的道路上,能够切身感受到这一现象带给我们的阻力。这意味着我们没有可以逆袭的机会了么?并不是,它并不是我们不继续拼命的理由。在这个分享经济时代,只要打开思维,善用互联工具,就必然能够找到一个堡垒的缺口并占有一席之地。


      在打开我们自身思维之前,需要我们先明白一组概念:强联系与弱联系。所谓强联系就是跟我们互动率较高的圈子,例如:密友、同事、父母、亲朋…;弱联系指跟自己不同圈子,也不经常见面的人。著名社会学家Mark Granovetter曾做过大量实验表明:我们大部分人都更重视强联系,但大多数真正用到的关系,反而是那些不经常见面的人。太过重视强联系的人如同处在信息孤岛,信息同质化严重。而弱联系范围广的人更容易从多样性的圈子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先看两个路径:


      第一个路径是我们大部分人的认知:先修炼内功提升自己能力,形成自己特色,然后才加入自己想要进入的圈子。这一般都是一些大牛的路径。例如有很多在管理咨询企业做讲师或者有丰富的咨询经验,自身能力跟沉淀已经很深,再转行做自由职业者,找准定位后就很容易形成自己特色,进而链接更多的圈子。但大部分人从事的行业都比较单一,想进入一个圈子,二话不说先开始闭门造车,幻想有一天带着很NB的能力横空出世,当这一天到来时,宝剑还未出销,发现别人已经改用枪了。。。

      第二个路径是先链接圈子,再做快速提升。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转型之路: 进入圈子后,通过不断付出,依托圈内信息,快速提升自己能力,形成特色,然后进入更NB的圈子。这时候的弱联系将会发挥极大的效用。当你进入到另一个圈子就会发现,相比于自己的强联系圈,这个圈子的信息将会更多样,更有效。弱联系圈也没有自己当初想象的那么陌生,相反自己的困惑还会得到各路大神的热心解答。你付出越多,圈内给你的价值回馈就越多。在初期链接圈子时,不论是多样的互联网平台,例如:微博、豆瓣、知乎、简书……还是一些重要的付费学习组织、训练营……只要深入去发掘,就越发觉得弱联系在信息时代的效用正在被不断放大。


      强联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万能,弱联系也不是我们觉得可有可无,当我们的一亩三分地上再也耕种不出丰硕的果实时,就大胆一点、跨越一点,去到更广阔的地方去汲取养分,因为逆袭正当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72评论 4 26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168评论 19 139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126评论 25 709
  • 冷风吹吹响响吹吹 懒人被中沉睡 夜里烛台灯闪闪, 闪坏怪人千里眼、 妇人美人颜。 醉酒后心情大好, 氤氲烦恼全消。...
    叶晓英阅读 245评论 1 1
  • 文/槐荫愚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高中毕业金榜无名,在家沉默一段后,没地方去。就去山西找在一个大型铁厂里当厂长的...
    槐荫愚叟阅读 23,694评论 1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