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者自成也”——读《中庸》有感

《中庸》以我的文言文水平,读得非常吃力,即便读了几遍,也如何不能理解其全貌。只能用有限所感抛转引玉,于己留一记录以备查,便于循序渐进,追寻本来;于人留一话头以明辨,便于相互印证,共同提高。

其一,慎独修身,君子严于律己的“中和”修养。“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修、身合道,《中庸》开宗明义,指出了君子严于律己的最高境界。修身的标准是什么,于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于外“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是先贤给内在正心、外在修身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恰到好处”的命名。持续提高修养,向“中、和”的状态努力,没有情绪的干扰,日常工作、培养员工、家庭沟通等都能做出客观清醒的判断,更接近现实、保持公正、找准问题、让人接受,用知觉、冷静的状态待人接物、做人做事。与我而言最难克制“怒”,“怒”心被奴役,小怒影响明辨是非,大怒伤己身、伤人心,过后按照《中庸》标准复盘,错得不胜枚举,悔得汗颜不已,很想对忍受我情绪波及,给我以宽容的亲人、朋友、同事鞠躬致歉。相反每次接触身边那些心态平和、温文尔雅的人,亦或者自己偶尔的灵光乍现,都大有如沐春风之感。可见,正心诚意、情绪修炼,于己于人、于学于事之重要,有志于成长的诸君,不得不慎、不得不力行。

其二,反求诸己,君子推己及人的“忠恕”境界。《中庸》将为人处世重要关系归为四类: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并以此入手对修身为本、处理好四种关系,做了简明而朴素的阐述“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忠”正心也、“恕”如心即将心比心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行而不得反求诸己,这些儒家经典名句不厌其烦的阐述“忠、恕”的君子境界,传播为人处世的正确打开方式。道家也说“反者道之动”,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就找到了为人处世的规律。以上下级关系为例,以领导的视角都希望员工有责任心、成长性、执行力、乐于奉献、安而行之,这恰好是我们作为部下的准则。反之,我们以下级的视角都希望领导决策精准、敢于担当、体谅群众,这恰是我们作为领导的准绳。而以西南为例,上下级、甲乙方、各专业之间的多兵种作战加之复杂多变客观问题,领导干部从《中庸》等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一边按照推己及人的原则,将心比心、理解甲方降本诉求、队友的客观实际,奠定团结的基础;一边按照反求诸己的原则,抓住内因这个发展要因,抓住困难这个提升契机,持续提高自身管理效率,增强技术能力,壮大人力、装备基础,才是推动当前事业前进、生产力长远发展的“正解”。

其三,至诚无息,君子身体力行的“诚明”之道。“中、和”是我们情绪管理、提高修养的目标、方向,“忠恕”是实现“中和”的思维方式、方法,入世思想境界的至高体现,而“诚明”则是我们实现“中和”的行动路径。《中庸》指出“君子所行之者三,即知、仁、勇三达德,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一”即“诚”,“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至诚而无息;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大学》中明与德连为三纲之首“明明德”,诚与意连为“八目”之一“诚意”,明明德是修身的目标之一,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核,修身是诚意正心的外显,所以说“诚明”之道就是修身之道。一者本也,修身是齐家等一切入世行为的本,诚意是修身的本,知仁勇是修身的三达德,所以《中庸》认为“诚明”是达到君子三行、天下九经的实践路径。此段以《中庸》的原句结尾较为恰当,“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所有入世功德通过修身、反求诸己能够实现,修身通过“诚、择善而固执之”能够达到。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之一和儒家品德修养的代表作品,还有很多诸如“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之道:淡而面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等圭臬之言,影响后世。然水平有限、不能尽其意,权且留一遗憾,待自己常学常新后增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叙事者三月份共读书目《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说实话,从拿到书,读了不止三四遍,可是老是感觉囫囵吞枣,知之甚...
    梨乡小语人阅读 4,375评论 0 1
  •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
    小林大为阅读 4,498评论 0 11
  • 最近一段时间,在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
    2f6f948f0b00阅读 3,887评论 0 0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名师指路不如贵人相助; 贵人相助不如自己去...
    尖峰牧牛放太阳阅读 5,276评论 0 1
  • 10月30~31日 幸福书院 «大学»(4) 当年曾参记下,孔老夫子205字教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艾润芝阅读 4,52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