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致谢亲爱的蚊蚊小姐,不知疲倦地在我耳边嗡嗡嗡,让我起来主动写日记。
越发觉得,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是逻辑能决定的,而是要看自己相信什么。逻辑再正确,内心不相信是这样的,最后都不会做;逻辑再不正确,内心相信的,最后还是会做。也许有点像,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然大多数都是逻辑正确,内心也相信的东西。
哦,这样看来我大概有点唯心主义的倾向。
决定可以随便做,敢不敢用你自己知道
我之前坚信一个道理,不管你做什么决定,只要坚持执行,结果总不会差。于是乎,对于选择问题我向来都是随便挑一个。但是最近我才明白,这是不成立的。关键在于“坚持执行”,怎么样才能坚持执行一个决定呢?你要有足够的理由,充足的动力,或者异于常人的自信心和执行力。你做这个决定,首先你要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这样做是对的,是自己愿意的,如果不能说服自己,那过程肯定是犹犹豫豫,有时候还会半途而废,根本不会拼尽全力。
所以,在做需要长期负责的选择和决定的时候,观望一阵子,搜集这样选择的理由,多多扪心自问,跟自己说真话,别搞那一套一套遮掩羞耻心的话,才能得到最真实的答案。
有时候,会有一腔热血的状态冒出来,我感觉那是一个非常爽的状态,好像自己前途无量找到理想的样子。但这个一腔热血很可能很快就没了,因为你把未来想的太美好了,忽视了可能的困难。如果你就凭着一腔热血做事情,等你想到那些困难的时候,又开始打退堂鼓,犹豫不决、原地踏步,不敢前进又不敢后退,最后要么拖到认清楚自己承受不住而放弃,要么功不成名不就,心里而且还难受。反正,巨亏。
生活中那点一直被重复的小事,大多人叫它“习惯”
有时候吧,你可能知道什么是对你有好处的,什么是对你有坏处的,但你总是做不对正确的决定。为啥咧?侥幸心理。有坏处的往往让你心里感觉很爽,有好处的一般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折磨。你会咋想呢?熬夜嘛,明天不一定会困,说不定就很清醒呢。(选自《熬夜人群的自我修养》)翘课嘛,翘一次后面补上就可以了,老师说不定没讲什么重要的知识点。(选自《翘毛概课者的内心独白》)作业嘛,先抄一下,之后再重新自己做就好了。(选自《有机化学忏悔录》)脑子里,起因和坏结果呈弱关联(事实当然不是这样),那么我们就会选自己偏爱的选项(一般就跟从人性的懒、馋、混)。
那么怎么样改变这件事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让大脑相信,好的起因和好的结果有强关联;一种是让大脑相信坏的起因和坏的结果有强关联。我个人觉得,你可以在逻辑上判断一下坏的起因和坏的结果是不是有强关联,如果真的有,再用好的起因和好的结果有强关联来说服自己选择好的决定,这样会过得幸福一点。
比如说,熬夜有害健康,是不是这样呢?那肯定是的。但你每天睡前这样想,心里都很难过,仿佛是在快乐和健康之间做选择。但如果你能发现早睡的明显的好处,事情就不一样了,可能是早睡=丰盛的早餐,早睡=做香甜的梦,早睡= 早起 多弹一会吉他。你就会很快乐地做这件事。
但这样还有一个问题,你找的这个好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有一些结果是快速且一定能获得的:每天洗澡 = 身体舒服;有一些结果是快速但不一定能获得的:早睡=做香甜的梦;还有缓慢但一定会获得的:每天keep = 马甲线get;还有缓慢且不一定会获得的:按时写作业 = gpa高。快速和缓慢决定的是成本,对应的是回报; 获得与不一定获得,则是一个充分条件和必要非充分条件的问题。
那咋办呢?凭借吃盐这么多年的常识易得,好结果越容易得到,我们越会去做;总没个好结果,傻子才去做。肉眼可见,缓慢且不一定会获得的那一项结果虽然收益大,但是难度最大,最容易被放弃。快速且一定会获得的结果最简单,容易坚持。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好的起因和快速且一定会获得的结果上拉扯!当然啦,我们的根本动机是:规避坏的结果,最大可能收割有利于我们的东西。
那怎么拉呢?毛爷爷说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按时写完作业,怎么才能有一个快速且一定会获得结果呢?首选的方法是利用已经建立好的当做结果,比如你已经建立了 早睡 = 丰盛的早餐,就可以变成 按时写作业=早睡=丰盛的早餐。当然如果你的早餐没有那么大诱惑力的话,还有第二个方法,把这个结果跟人性的“懒、混、馋 + 自定义”上拉,按时写作业 = 一根蟹肉棒 / 一包辣条,按时写一个星期作业 = 一顿萨莉亚/肯德基,按时写一个月作业 = 买一个一直想要的东西。万一你没什么好习惯,还没钱,就像我一样,该怎么办呢?穷人有穷人的方法,比如赞美是不需要金钱的。你每次按时作业,找一个一定会夸你的人发给他,满足你内心的虚荣心。
有人说了,按时写作业的成就感不足以支撑吗?我只能说,做这么多年学生,你心里没13数吗。是成就感厉害还是划水的爽感厉害,你自己说。
最最重要的事是,要让自己相信做完之后就可以得到对应的结果,洗澡之前就想,洗完我就可以清清爽爽;写作业的时候就想,写完我就可以吃一根蟹肉棒;刷牙之前就想,我可以一边刷牙一边听喜欢的歌。总之一定要,信!守!承!诺!
路人A:小姐,请问你有什么成功案例吗?
我: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字呢?说服读者吗?拜托,这是一篇日记诶。还不是为了要我自己相信我的这套理论吗。(相信理论——获得好结果——获得好习惯——收割益处)
路人A:......
套娃预警:为了让我相信这套理论,当我成功建立3个模型,分别是早睡、按时完成任务、每天洗澡,我就日记放到平台上,收割一波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