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派050:心智带宽的自我觉察

今天写晨读,感觉没灵感了。枯坐许久,惊觉不是没灵感了,而是心智带宽报警了。

平日中,灵感来自哪里?来自所阅读的书,来自所观察到的生活,来自所思考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在生活过程中,有所见,有所思,总有新发现,总有新收获,这也很好玩,那也很好玩,于是灵感源源不断,有时觉得不写点什么都对不起自己。

现在为什么灵感没了?想来是因为这种灵性的思考少了。没了灵性的思考,就失去了灵性的观察与体悟,大脑进入到僵化与机械性地运动中。书在看,但是看不出真意;日子在过,但是过得缺乏色彩。表面看起来跟以往一样,但实际上品质很低。

心智的触角缩了回来,心智带宽就变小了。

想了想为什么。罪魁祸首大约是最近在做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要写一大堆我认为是已经过时的技术,于我已过时很久弃之不用了,但于甲方而言却似乎求之不得,神烦,但是好朋友交代了,又不得不写。写篇7、8000字的阅读心得要一天,写这么个过时技术说明,3000字一篇也要一天。这心智带宽是直接缩水了一半!

好在这项工作剩余工作量不多了。能于此枯燥的进程中,看到自我觉察的新视角,也是一个不错的收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