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蜀汉为什么打不过曹魏之随想

昨天偶见有人看《见龙卸甲》赵子龙血战凤鸣山一段,背景音乐十分悲壮感人,不由得吐槽蜀国的悲剧。

只以荆益二州对抗天下,实质上以军国体制高强度征集人力赋税,长期持续战争已是民不堪·命,关羽失去荆州后人力财力更是全赖益州,当时蜀国百姓生活是三国中极其苦难的,另外荆州官员虽然离土离乡,到作为龙兴之地的元勋依然在益州为主要领地的蜀国占据首要位置,尤其在诸葛亮将另一名托孤大臣益州本土头领李严拉下马后更是使蜀国上层出现紧张局势。因为上层底层矛盾激化,诸葛说北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北伐还能以战争转移内部矛盾到外面,至少不自己内部崩溃,还能多活几年。

但是,蜀国哪里是曹魏对手,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而始终兵力不如人,后勤不如人,只能保守作战,更关键魏国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经得起一败再败,而蜀国经不起,所以常打胜仗的蜀国被常打败仗的曹魏给灭国。

人事方面,三国乱世原有郡举孝廉制度荒废,于是军阀混战时期,用人完全没有标准,然后曹魏采用陈群建议启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任用人才才算重新树立标准后来这个制度继续沿用数百年,反观蜀国则依然没有标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军中基本是刘氏五虎上将等人后裔占据其中,而诸葛提拔姜维欲做自己接班人结果根本无力控制显贵,可想而知刘禅做这样蜀国皇帝每天面对的是如何危机重重吵闹不休的朝廷,后来亡国后自己说乐不思蜀倒不全是求生策略,大致任何人都宁愿做富家翁胜过风雨飘摇的帝王吧。

三国中唯有曹魏有统一天下的理想自信,孙吴则向来上下同心坐有东南为最高理想,刘蜀原本有皇叔匡扶汉室的道德旗帜号召,原本是最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然而当曹丕强迫汉献帝禅让而称帝时,当时献帝还没被杀死,皇叔却在蜀地登基称帝了,这就彻底抛弃了道德上的制高点,彻底从一个潜在的中央政权沦为地方割据势力,试问当时献帝未死后裔未死,倘若有生之年打垮曹魏统一天下那皇位是汉献帝坐还是刘备坐,这就像岳飞北伐一旦成功迎回二帝就会让在位的高宗难以做人一样,刘备称帝之后的蜀国不仅没能力统一天下,同时也不敢统一天下,这样的蜀国是力量不如人,道德也不如人。

当风雨飘摇时候,支撑蜀国大将明知大局已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动力只有先帝刘备当年的知遇之恩袍泽情义,然而对于普通士卒而言,为什么以命相搏,却缺少了真正的精神原子弹,然后蜀国的军事壮举就成了英雄主义的凄凉独奏。

而刘备称帝根本原因倒不是他本人意愿为主,根本上是追随他多年的文武大臣普通士卒强烈要求他称帝,他们跟着打天下还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封妻荫子,而这一切只有主公称帝才能把这一切最大化并稳定化,皇帝所赐和皇叔所赐是天壤之别。就像陈桥驿赵匡胤被士卒将领黄袍加身一样,无论赵愿意不愿意只能去做,否则当场就会丧失人心甚至被灭掉。

英雄谢幕,映照千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几天听了隆中对,很有意思,想把它摘录过来。下面是摘录内容。 公元207年,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
    JasmineYM阅读 4,079评论 0 3
  • 不再相信你了,因为你的名字做爱情,为你不够专情,给了我也给了他,往往不让我们再完美结局时收场,绿豆水就像一...
  • 雨夜梦得亲朋无数,回头成影,再回头成空。起身对镜挠头,可笑,可笑,此子无人懂。 雨冷风寒叶暖枝瘦,小巷匆匆,左有高...
    明明是叔阅读 1,761评论 0 4
  • 图书:《狡猾的情感》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标题:为何愤怒、嫉妒、偏见让我们的决策更理性 原作名:F...
    黄橙紫阅读 3,759评论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