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大陆上,有着各种苍凉百态,有着各样形形色色的人。他们要么柴米油盐一生,要么为情所困一生。而在这华夏上下五千年千千万万的人中,留下姓名,名垂千古的人又有谁?
就那夫子来说,夫子自明志于恢复周礼后,便穷其一生都在实现,虽不得已实现,但依旧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色彩,做出巨大贡献。但在夫子明志以前,他又曾是怎样的?
夫子早年志于学,志重礼乐,也曾凭一腔热血与一身诗华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他17岁那年受到贵族子弟的拜师后,他的生命可能性也更得到了开展。
从夫子的身世来说,贵族自己的拜师会使他的身份与自身才华被认可,得到肯定。这些最外在的因素便不会受困,但对于父子来说,他并不会安心为人师者,他要去实现他早期之志,提升自身。而这点就需靠自身的努力,用自己的名誉声望去传播自己的思想。
但年少的父子终究还是太过少年,在千人千面的不同人前锋芒毕露,毫不知收敛,唇击舌剑的闯荡于江湖官场之间,得罪人更是在所难免。
这样的孔子如一枝傲梅,孤挺于冰雪之中,拍出别样的花香与美,比如一把利剑,刺破了布。
夫子这样闯荡各间也获得了名望,在一次外交活动中结交了齐景公,与其一起谈论秦国强大之因,他言秦,虽国小,但志大,且行中正。这样的孔子虽还不能完全知行合一,但孔子仍在路上一直前进不止,热血儿女的少年郎也总归有一天会变成卓然而立的人。
在夫子一直如夜灯般闯于黑夜,在乱世中,漆黑一片,但总有人当举起火把,以梦为马,照亮整个长夜。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天若生仲尼,万古盛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