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某位长辈聊天,谈及工作。我发现两代人的观念差异非常大。我目前在体制工作,得益于这位长辈,可是我是一只不愿关在笼子里的鸟,我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适合体制的环境,我向往自由与真实。当我谈及我将来要离开体制的时候,他就告诉我稳定是硬道理,世界再怎么变,政府是不会倒闭的。
某天早上在收音机里我听到一句话,没有伞的孩子跑得更快。是的,长辈对小辈的关心是好心,但是过度保护就是溺爱了。为什么我的那位长辈如此喜欢稳定,他说他以前经历过失业的无助,承受过没有物质保障的无奈。其实我很能体会他的心情,因为那是基于他的时代与他的经历,可能稳定的物质保障对于他来说非常重要。我的长辈们都有一种在我看来是畏缩的感觉,是不是和开车一样,越久驾龄越谨慎。而对于我们这一代寻找意义则是我们更为紧迫的事。
我是生活在没有物质困境的年代,我很感激老一辈能给我们创造出这么丰厚的物质基础,可是时代是在进步的,不能以过去的经验来看待当前的事物。不然就是经验主义错误了。老一辈完成了原始积累,我们要实现文艺复兴。所以时代不同造就了使命的不同。
不管是什么时代造就了什么态度什么思想的人。有一些基本原则是不变的,比如,自我的提升,自我的竞争力一定是最具价值的东西。比如,选择奋进一定比选择安逸更靠谱。所以年轻人即使是上了年纪的人也不能被生活打垮,得过且过,要越活越精进。
李尚龙说要时刻保持离开体制的能力,我深有同感,希望能够勉励自己保持精进的态度。比起所谓的稳定,不如潇洒地说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