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而出,实际上是“心”在脱口而出

什么是脱口而出?好像是下意识说出来的话,实际上是“心”在脱口而出。有些时候不朝坏的那方面去想,不去做什么,这一点我们可能控制得住。但是要不说那句伤人的话,就很难做到。特别是人处在负面情绪很严重的状态下的时候,很多伤人伤己的话,往往会脱口而出。

所以,中华传统美德中特别强调说话的艺术,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都是古圣先贤对我们的告诫,我们说话之前一定要考虑好,这话说出去对别人会有什么影响。

那么,圣贤教育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呢?首先它从两个角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个是让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更好,还有一个就是它能影响我们的未来。

未来我们是什么状态,取决于我们现在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当下生活质量更高,未来更加幸福圆满,就应该从好好说话和好好做事开始。这是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双向进行的。好好说话就是一种内外兼修的课程。

所谓言为心声,我们说的话表达的就是自己的心中所想,比如人起了恶念,对别人说话就容易恶语相向;如果某人想讨好别人,想达到一些目的,就爱说一些讨好的话,这是因为内心有了所求,自然就会从语言流露出来。

我们有时也会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就是说我们内心不愿意,但又有求于别人,就会说一些违心的话,口是心非的话。听起来是好话,但实际上不是好话。

那么,怎样避免心口不一?怎么做到言行一致?好好地培养自己的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心好了,我们说出来的话,肯定是对方能接受的好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