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周读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越发的喜欢他,紧接着又读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书算是他很少写的杂文。正是这一篇篇杂文,让我对小波老师越加的了解。
之前也有读林语堂的杂文,但是我却没有写书评与感悟,本人腹中墨水少,一直不太会写书评。这篇本书我却要与你分享点东西。看了这本书,就知道为啥王小波能写出那么多的好书,与好文,并幽默着向我们讲诉一个个故事。因为他的认知层次与我们高的十万层以上。
2
他的书在述说智慧、性、有趣
王小波的文章被不同年代的人喜欢,归其他掌握了人性特点,凡人都爱智慧;凡人都爱异性;凡人都喜欢有趣。他用自己风趣的语言,标新立异的这个猪。
性这个话题,80后的我们都觉得难以启齿的话题,在小波那个年代,就会用来文字的大篇幅描写。也有的人会认为我是低俗。那只能说性与吃饭同属生活必须品。生活中我们只谈吃饭,而不能谈论性!别人会觉得低俗,食色性也。
3
读过的书
书中很多章节是书评,这本书延伸了我去读很多文学书。之所以写不出如文中幽默诙谐的书,跟自己的文化底蕴相关。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目前一边都未读的书,哪里能输出那么多的文字。
以下书籍如果你也未读,我们可以共同去读
001 柏拉图《理想国》有涉及多个领取,一本对话启示录
002 迪伦马特《法官和他的刽子手》,瑞士侦探小说,因德语翻译较少。在国内鲜为人知。
003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多次提到的一本书。以古看今之极品,500年前未解决的问题,至今也未解决。
004 《蒙田随笔全集》这个之前有读,未全部理解,王小波文章多次引用他的话。建议精读。
005 《十日谭》十个人在十天内所讲的100个故事。
还有很多,我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好书太多。只能慢慢消化。正如三公子说,你看一本书,不只是看了一本,而衍生到后面的多本书,给你带来的东西。
我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少,别的可真没有啥!
4
老婆李银河
王小波做编辑时认识李银河,萌生爱意。可谓好的婚姻是成就彼此。李银河留学美国期间驱车环游了美国,以及欧洲。无论在学历与收入在这个阴盛阳衰的家庭里,李银河被王小波的才华吸引,不舍得王小波去打工,一直靠着她的奖学金撑起二人的生活。(其实要写很多李银河的故事,但是书评我真的写的不顺畅。弃之)
PS
1 书评没有文章写的顺手,不知道为啥,我还是继续看书吧!
2 本来还计划写他走过的路,看过的城市。讲真没去过,不太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