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元婺州兰溪人。至治元年进士,授高邮县丞,再调宁国路录事。迁池州建德县尹。召为国子助教,寻升博士。其为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许衡之成法。后因丁内忧而归,以奉议大夫、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师道弱冠,因读宋儒真德秀遗书,乃幡然有志于为己之学。尝以持敬致和之说质于同郡许谦,谦答以理一分殊之旨,由此造履益深。其学大抵务在发挥义理,而以辟异端为先务。所著有《易诗书杂说》、《春秋胡传附辨》、《战国策校注》、《敬乡录》及文集二十卷。
《过常山赵忠简公墓》
客行常山道,溪駃波沄沄。溯流睇崇冈,问是丞相坟。舍舟步榛翳,隧道不复分。石麟已零落,宰树何披纷。其傍曾玄居,混迹随耕耘。亦有显仕者,远去忘榆枌。长吏类俗流,但识期会勤。葺治禁樵采,此事今无闻。堂堂中兴烈,忠正而德文。祸胎偃月奸,冤魄炎海氛。凄凉槥车还,仓卒书疏焚。谁知尉职卑,乃能杜使君。苍天佑贤俊,微尔几空群。兴怀慨前事,空山黯愁云。咸阳骨安在,唾骂奚足云。骑箕俨天上,千载弥清芬。
《德兴开化道中三首》
春晨气澄穆,杂卉香满路。百舌鸣高林,墟烟淡如雾。农夫启门出,在野各有务。行人独何为,憧憧自来去。
宿云逗疏雨,睒睒吐晨旭。晴光动千花,霞雪眩川谷。白鹇戏深丛,黄鸟鸣灌木。俯仰竟忘疲,历此溪百曲。
两崖苍石间,湍水激清泻。山桃烂红芳,光影连上下。春风忽怒起,意乃媚行者。飞花扑人来,揽之欲盈把。
《衢州超化寺》
前朝老屋半倾欹,尚想诸贤会集时。阁外云山天历历,城头风雨草离离。渡江匹马空成梦,印雪孤鸿自足悲。赖是同行非俗子,僧寮借纸录残碑。(大宗南渡后,朱希真汪玉山范元长尝寓于云山阁,张巨山作记,今摧败不可登临焉。)
《送人之开化县幕》
我亦曾为县邑官,宾僚每叹同并难。幕中婉书能交赞,堂上清琴坐可弹。露窖云屯黄䎱稏,杉幢秋拥碧巑岏。送行还忆经过地,珍重诸公各劝餐。
《和鲜于伯机旧题柯山韵》
树古崖深昼景冥,仙桥有路上神京。洞门呀月青霞出,鲸背撑空白浪平。须信地灵钟异质,谁令樵客擅修名。千年太极无穷意,腾说纷纭笑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