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复盘总结
个人认知
- 对数据科学专业的理解从“抽象概念”变得具体,知道了这个专业需要结合编程、数学和业务思维,未来想先打好基础再探索细分方向。
- 发现自己对“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很感兴趣,比如通过简单的数据统计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这让学习更有动力。
技能能力
- 熟练掌握Python基础语法,能独立编写循环、函数、类等基础代码,完成100行左右的小程序(如成绩统计、简单计算器)。
- 会用java完成基础的算法语句,能够掌握面向对象的基础。
学业成长
- 专业课成绩稳定,对“数据”的概念从“数字”扩展到“结构化/非结构化信息”。
- 参加了蓝桥杯等,学会了用代码解决一些重复性工作(如批量重命名文件、自动整理表格),感受到编程的实用性。
二、暑假规划
可量化目标
1. 夯实Python与数据处理基础:
- 7月:每天2小时学完《Python for Data Analysis》前5章,掌握Pandas基础操作(数据读取、筛选、分组),完成5个小练习(如处理学生成绩表、电影评分数据)。
- 8月:学习NumPy数组运算,能独立完成1个案例(如用数组计算班级平均分、方差),并尝试用Pandas做一份“家庭月度开支分析报告”(含数据清洗、简单图表)。
2. 入门SQL与数据库基础:
- 7月下旬开始,每天1.5小时学SQL基础语法(SELECT、WHERE、JOIN),用MySQL搭建一个“个人图书管理数据库”(含书籍信息、借阅记录等表),完成20条查询练习。
3. 强化数学与逻辑思维:
- 每天1小时刷《高中数学与大学衔接》中的概率统计部分(如排列组合、均值方差计算),完成50道练习题,为后续专业数学打基础。
4. 跟朋友旅游:
- 放假出发,去玩一周左右,每天记录游玩花费、步数等数据,回来后用Excel做一份“旅行数据小分析”(比如每天消费占比、景点人气排行)。
5. 专业启蒙阅读:
- 7月读《数据化管理》,用思维导图整理书中3个核心案例的分析逻辑;8月读《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的数据分析章节,跟着做1个小项目(如分析自己的运动数据)。
时间节点
- 7月:重点学Python数据处理库和SQL基础,穿插数学题练习。
- 8月上半月:完成Pandas进阶练习、家庭开支分析,准备并完成家人远游。
- 8月下半月:整理旅行数据、完成剩余阅读,用Python做一个简单的“暑假学习时长统计小程序”,复盘整个假期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