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心理分析练手(基于真实案例)

案例:

        今天我女儿发烧了,问题不是很严重。我在外出差回不去,因为工作很累的缘故,到了回到寝室就忍不住睡了一觉。一直到了晚上9点40左右,我老婆打电话过来抱怨我不关心女儿,这时我才忽然意识到自己忘记了很重要的事情。我很内疚,作为老爸来说我真的觉得自己很渣。但是让我更加不解的是我老婆的做法。她似乎一直在等我的电话,到家了几个小时完全有时间给我打个。她好像已经预设了我不关心家,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去证实她的预设。我不知道是我误解了她,还是我让她缺乏安全感,或者女性本身就喜欢做这样的事呢。

分析:

      他的老婆陷入的是受害者逻辑,而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经常会陷入这种局面,所以分析这种逻辑的相关特征和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表现:案例中提到因为老公不打电话,老婆就很生气。那我们可以假设如果老公打电话,那老婆就不会生气了。这就表明这个老婆快乐和痛苦都是被别人所控制的。

        研究意义:这就是研究的意义所在,我们社会上的很多人自己并不能掌控自己。我们太多的快乐是需要由别人评判才能产生的,这正是问题的严重所在。

        问题产生的原因:

        1.之所以这样做事,为了产生一种安全感

        这个老婆这样做使她内心的逻辑平衡了,女儿生病不是因为她照顾不周,而是因为老公关心的太少,这样她就能推卸掉责任,保住自己是个好妈妈的名声和面子。

        2.博取同情和帮助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公对老婆的关注应该是不够多的,尤其是成立家庭家庭里面迎来了小孩以后老公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感情投入。表面上老婆要求的是老公更多的关注女儿,其实他要求的是老公更多的关注自己或者自己的付出。通过这种闹的手段来博取老公的同情和帮助。

        3.为了安心做“坏事”

        我们从案例中可以看到老婆打电话过来专门进行批评。但是她首先先设定了一个条件:老公没有打电话。这样他就可以安心的顺着这个逻辑往下走,没有打电话就要受到惩罚,可以是批评或者其他的损失。如果我们深究的话,那就会很可怕,有可能她从小生活的环境属于不太安全的那种,所以她更多的是索取而不是给予。她爱的能力很弱。她没有更多的选择和方法来做好事,所以就只能做“坏事”了,可能对她来说做比不做好做能带来安全感。

        警惕一个严重的危害:要及时进行干预,防止变为边缘性人格障碍,那就麻烦了。

        解决方案:

        1.要做更多温暖的事情,把家里营造成一个讲爱而不是讲理的地方,老公要多多做出努力、多包容对方。

        2.要帮助老婆跳出受害者逻辑,要做自己情绪的掌控者,主要就是要练习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一个人学会了担负责任就不会产生这种失控感了。

        3.一家人要好好坐下来谈谈心,有时候良好的沟通能够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甚至会发现问题真正产生的根源,这样对症下药就会好很多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懵懂年少的我遇到了自己的第一段相互有回应的感情 青涩更多点的是羞涩囊中羞涩 纯真年少的恋情很快就被现实琐碎的事务冲...
    98e05a4bbfbe阅读 180评论 0 0
  • 《丹麦女孩》讲的是以为画家找回真正自己的故事,里面涉及自我认知的问题,也是一种IS性别不明的病症。 之前看《剩者为...
    louis张阅读 949评论 0 1
  • 是她,是她,就是她。 上图就是我要表白的对象。 我不管,今晚写作主题就是要表白范帮主。我就是她的小迷妹。(一脸花痴...
    周小装阅读 731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