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普

首先,我们要定义什么是科普?

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简称,在另一些国家,又叫科学传播,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参与科学等等。虽然名字不同,但任务大都一样:让公众了解更多关于科学的信息。

我们可以从人对科学信息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分类,在不同的需求情况下,科普的内容应该是不同的。

首先,是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一个农民需要各种科学知识来提高自己农作物的产量。一个记者需要一些传播学知识来增加自己新闻稿的传播范围。一个会计需要基本的数学知识才能算好帐。这是一大类需求,不过这一大类需求通常会通过学校的教育以及长者的经验传授以及自身实践中的经验积累来得到满足。我们常常说的科普,通常是有人写通俗易懂的文章,拍摄科学题材的纪录片,进行科普讲座等等。而学校教育也能使公众了解科学,甚至能极好地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但这不是我们在日常语境下所狭义使用的科普一词。

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中。我们还可以单独挑出一类,叫做免于欺骗的需求。比如有人会利用各种fancy的话语或者图片来欺骗你,诱导你买一些神奇的水杯、净水或者净化空气的设备、神奇的药物或保健品等等。这些我们在日常消费生活中都能遇到。如果我们具备一些科学知识,我们就能免受欺骗,也就不会参与抢购碘盐来避免核辐射这种看起来很愚蠢的活动之中,也不会买什么防辐射服,不会在电脑桌边摆仙人球,不会反对在小区里建设信号中继站。这些科普需求是很大的,但也是很难完成的,同志们需要努力。

还有一类科普需求,是对知识的需求,是满足求知欲的需求。就像我们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不仅仅是科学工作者有探索真理的欲望,任何人都有对优质信息的需求。在这部分的科普活动中,我们要做的是不要扼杀人类的好奇心,也就是保持这一类求知需求。但同时也要与一些娱乐活动进行竞争,吸引人们来看科普材料而不是去玩DOTA。

上述分类,我其实没有涉及具体的科普内容,比如究竟该普及物理学还是普及地理学,普及的应该是高等数学还是初等数学。这些其实可以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学科知识,的确有不同的需求,对同一学科不同程度的知识也是有不同的需求。

最后,在科普活动中,最主要的或许不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因为科学知识实在太多。科学方法的普及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公众认识到科学实验的方法,对照组与实验组地设置,单双盲实验,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基础知识等等。针对当下的具体情况,我们还要普及一下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让公众意识到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佳方式,并且也能知道从哪能可持续地获得优质的科学知识:从科学家那里而不是从隔壁大妈那里。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科普和我们需要进行的科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下午 我在江西龙虎山景区观景台正在观看悬崖升棺表演,手机忽传来新浪苏博吉老大一则短信,谓博友老许已因病故去!大...
    爱莎AS阅读 2,586评论 0 0
  • 本文参加#印象青农,萌有感受#本文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则,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紧随九月的脚步 你如期而至 带着满...
    大桂圆Y阅读 734评论 2 5
  • 转自:Python中文社区 有编程基础的人一看就可以了解 Python 的用法了。真正的 30 分钟上手。国外一高...
    PyChina阅读 6,70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