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儿》

我一开始抱着收集写作干货的心态,读了《写作这回事儿》,发现不算干货满满,但也有一定收获。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斯蒂芬•金常常用两种毫无关联的事物来将一方作为另一方的比喻,足见想象力与词汇丰富程度,在一开始就警示着我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可能是我理解力有限以及译本的缘故,有很多隐喻,像他妻子这首诗,我还是无法理解。还有许多他生动的语言表达,在译过来后,我实在没有get到笑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里做出了部分解析,主要提到了他们价值观的契合造就今后的缘分。

从中还看到了他的写作道德观问题,引发我对我自己写作观的思考。

毫不掩饰的说,我大学初尝写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公众号写作致富的刺激,进一步了解了后,发现这种初衷对于写作而言,根本走不远。

书中结束了他对自己创造平生的叙述后,用“工具箱”这一比喻引入“写手需要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先是词汇,再是语法,指导写手将自己称手的工具放在箱子最上层。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用段落和语言风格掌控写作节奏。以及后边说用概括性句子帮读者理清思路。文章是针对读者的产物,让读者能有读下去的欲望的,不仅需要语言和情节,还要有让读者舒服地读下去的节奏。

写作风格可以多加尝试,新手写作时,模仿学习是在所难免的。

进入论写作部分后,提出,“如果你想成为作家,有两件事必须首先得做∶多读,多写。”多读,多写,四字贯穿整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坚持写作就要学会享受其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论读书,包括好书与烂书,都对自身提高有一定作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书可以在任意地方开展,而写作需要有规划与称心的环境。

在好的环境中开始思考,写什么。

他提出,写你了解的,或者你常读的题材类型,注入真实的生活,结合自己对生活的了解,让作品与众不同。

然后提到文章的描述部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提到文章对话设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谈到主题思考。

其实他在前面有提到情节构造,他说他不曾构造过故事情节,那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产物。我做不到,也不同意这一说法,也就没细说。他的做法使得他小说的主题是在创作中慢慢形成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写作的确存在“前一刻还进退维谷,下一秒豁然开朗”之后的故事才能顺顺当当地发展。

图片发自简书App

谈到改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是谈写作初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初读此书,感想总结∶

①多读,多写,丰富技能+实践

②不要为了写作而写作,更没必要为了挣钱而写作,否则很容易会放弃或原地踏步。

③形成一定的写作价值观,从中练得的思辨能力、文笔水平等等才是影响以后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97评论 9 209
  • 这“断舍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在我看来始终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境界。于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只是,我的欲望也很多。...
    飘雨桐V阅读 4,249评论 0 0
  • 不知道从何时起,当我是一个人的时候,总会不自觉思考起自己,想想我的从前,想想我的以后,今天也许是风有点凉,或许是空...
    不儿阅读 1,618评论 0 1
  • 这该死的20岁,它是一个尴尬的年龄。 20岁的时候,你很迷茫。 你被学校毫不客气的从大学温暖金字塔扔到社会。但你相...
    谢小迪阅读 3,81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