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这部电影,不是在电影院,就是在手机上,今天就想聊聊这部电影。首先声明:这不是影评,我也还没写过影评,就是聊聊。
网上说,这部电影是翻拍韩国的电影《当男人恋爱时》,有些剧情甚至是照搬原剧。我没有看过2014年上映的那部韩国电影,所以对这一点没有发言权,也不觉得有什么“模仿”“烂片”的不适感。反倒觉得这部电影有看头儿,有嚼头儿。
看头儿一:于铁的“痞子气儿”
电影中的于铁扮演者是包贝尔,饰演九十年代东北代人讨债的社会人儿,也就是“小痞子”。这在那个年代的东北,绝对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甚至全国都是。在我们这些曾经看过古惑仔的娃娃,现在已经当爹的七零后看来,很有时代感和代入感。
电影一开始就是包贝尔饰演的于铁,跟许君聪饰演的韩旭,两人的对手戏。韩旭因赌博借的高利贷,于铁代人收债,为展现那股狠劲儿,拿出一小瓶汽油,让韩旭喝,逼得韩旭拿出了兜里的钱。
整个电影,几个场景的打斗,包括歌舞厅的桥段,都能显出于铁的“痞子气儿”。于铁是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打架是家常便饭,虽然个子不高,但每次出手都稳准狠。只是这种“痞子气儿”不够彻底,不够冷血,这也为后来的剧情做了铺垫。
看头儿二:于铁的“善性劲儿”
电影里的东北大哥“二条”,对于铁有一句中肯的评价:心软。这在跟韩旭的对手戏中就能看出来。他不是冷酷无情地讨债,反而替欠债的人着想,听到韩旭的母亲住院,还从翻出来的钱里拿出一部分,让他交住院费,甚至还劝说韩旭不要再赌博。这是一个社会人儿的形象吗?这就是他内心深处的善性劲儿。
另外,在对待家人上,也能看出于铁的体贴和善性,只是当哥的始终不理解。倒是他的嫂子看起来很是通情达理,对喊他老叔的侄女儿,也是宠爱有加,包括给他父亲买钙片的细节,都展现出了他浓浓的人情味儿。
还有,在金佳丽的父亲去世后,那一大帮过去吊唁的邻居和商户,更能体现出于铁的好人缘和善性劲儿。
看头儿三:于铁的“追女套路”
于铁在见到金佳丽的第一眼就沦陷了。虽然他当时正在医院讨债,债主还是金佳丽的父亲,已经躺在病床上人事不省。后来就有了于铁的第一次跟踪金佳丽回家,并帮金佳丽安好了自行车链子,还帮她交了一个月父亲的住院费。但这期间金佳丽对他都是敬而远之,甚至恶语相向,有一次还倒了他一头的菜汤。
因为于铁的心软,也有一见钟情的爱慕,于铁跟金佳丽签了一个协议,起初是暂缓还款协议。后来在大哥“二条”那里又争取到了免除利息。之后就跟金佳丽又签订了处对象的协议。
在随后的日子里,于铁使出浑身解数,完全展示了自己很人情味儿的一面。尽管他每天变着花样献殷勤,金佳丽就是不买账,只是每天面无表情的应付,不管他干什么,她就在旁边坐着或站着,不吃不笑不搭腔,到点儿就走。这些于铁都认了。他反而更加卖力,直到女主看到他为自己的父亲买内衣、换内衣,剧情才有了反转。
看头儿四:于铁的“够爷们儿”
电影之所以收到网友诟病,其中之一就是,剧情的反转是男主得了不治之症,为了不连累女主,也是为了给女主和家人留下更多的钱财,他听了“二条”的话,把所有积蓄都投入生意当中,结果被“黑吃黑”给算计了,自己也身陷囹圄,被判了三年。
因为表现好,于铁提前出狱,结果亲大哥不认他,原来的社会大哥“二条”携款去了南方,摇身一变成了企业家。于铁只身前往“二条”所在的城市,凭着一股狠劲儿和执着,要回了血汗钱。然而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最后,他口鼻出血晕倒在金佳丽家的楼下,红的血染红了白的雪。
电影中的几个细节很有嚼头儿:一个是,于铁有两次从大哥理发店出来,都看到门口的三色柱转灯时好时坏,第一次用手敲了一下好了,第二次却怎么都敲不好。电影最后,也是于铁去世以后,大哥理发店收到了一个包裹,竟然是于铁生前为大哥买的三色柱转灯。这一个举动直接让大哥痛哭:我没有弟弟了。
同样的细节,还有于铁寄给侄女儿的CD机,落款竟然是她最喜欢的偶像——刘德华。可见于铁的细腻温情。
啰哩啰嗦聊了这么多,也许不够准确,甚至还有遗漏或错误,不过这也是我的一点体会,属于一家之言。不到之处,还请各位看官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