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碰到一个朋友5岁小孩吃橘子,他剥完皮之后给了我一半,我毫不犹豫的理解性的收下了。等会儿又进来一个小朋友,6岁半,5岁小朋友又把自己吃剩下的一小半分给了他,然后说:“一起吃才香”。我紧接着问道:你这个分享是发自内心的吗?他说:是的。然后又问是家里人教你日常这么做的吗?他说:3岁就是了,现在吃东西不分享吃的不享。而且,越分享小朋友越多。而接受馈赠的6岁半小朋友吃着橘子连一句谢谢都没有!
在这里不想聊家教问题,只聊关于分享的本质和意义。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三星,第二天有个女同事借签字笔,我说我送给你一支,隔了几天她又说没笔写了,我就送了十支一盒给她,她很抱歉的说太感动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借过。正常理解会认为是一种细节不好的小毛病,我个人以为:生活中80%的事情都是因为不够大度造成的,我觉得这不是一种借还问题,而是一种分享问题。我们成人世界中你会发现嫉妒和攀比的文化在中下层收入人群中普遍存在,他们缺乏的是什么呢?缺乏的就是一种洒脱和大度,麻烦与是非都是计较出来的。
而分享就能很好治愈这个问题,它的本质是一起共创,共用,共进,是包容的接纳。这种能量在小孩身上久了就会结交很多好朋友,积累大量资源。仔细研究中国的帝王历史我们发现每个皇帝各有其优,各有其劣,但是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洒脱和大气,懂得分享。这与格局没关系。格局是包容和接受的问题,分享是付出的问题。
所以,分享的本质意义就是久了,你会心欲越小,但是人格边界会越来越大,资源吸引会越来越强,成事概率越来越大!
分享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应对未来挑战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