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本来面目》一书的作者是两位专业的疗愈师,他们从心理学入手到佛学,从东方文化到西方文化,并且实践疗愈十多年,写出了本书。这是一本自我疗愈的书籍,书中阐述了我们童年时期的遭遇如何形成了我们今日的创伤和痛苦,让我们得以对自己的性格能有全面的了解和接纳,以及教我们应该如何去回应和疗愈自己。
真正的疗愈是向内走回头路,一步步地自我觉醒,因为路的尽头即是你至高无上的自性本体,你本自俱足的疗愈泉源。
作者在文中指出:“我们目前生活的痛苦。其实都是由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恢复觉知,回溯源头来解决自己孩提时候的创伤。”
在面对创伤的时候,我们要正面创伤,不可否认也不能回避。创伤是我们接受的一笔财富,我们需要接纳创伤,并慢慢从创伤中走出来。有时看似悲剧的事件往往是份厚礼,痛苦的经验也许是“有福气的教训”,它们一直在追寻真我的路上指引我们,好让我们能到达目的地。
无论是创伤,还是其它阻碍,都慢慢让我们忘记了自己真正是谁。于是在生活中有了低层自我,形象自我,防御,面具自我,高层自我。这些自我的具体体现形成了五种类型的人格,即分裂型人格、口腔性人格、忍吞型人格、控制型人格、刻板型人格。不同的人格作者在书中都做了具体详细的描述,分析了各人格的特点,并有相应的实例加以阐述。
那么,到底该如何疗愈呢?
有效的疗愈有一个秘诀,就是坦诚不欺骗的自我探索过程。只有坦诚不欺骗的探索旅程,才能启动自我疗愈,只有透过这种不同于向外求的治疗而不是向下功夫的方法,才能获得真正身心灵的全方位的康复与成长。坦诚的自我探索之旅,其实就是走向自性本体的旅程,当我们向自性本体前进时,我们就越来越觉知生命是个连续疗愈的过程,因此能对发生在人生的任何事情处之泰然。
疗愈的目的最终就是和宇宙合而为一,爱是自我疗愈的共同分母。这种爱是无条件的,它尊重每一个人(包括你自己)的独特性,让你为自己的健康和福祉负起责任。这个无条件的爱,可以毫无批判地去接受现在的我和我的每一个层面,让我们悦纳自己,悦纳低层自我,悦纳面具自我,悦纳形象自我,悦纳防御自我,也让我们没有期望和无条件地接受别人,我们爱别人只是爱他们现在的样子,而非爱我们所期待的样子,也不期待对方以相同的方式来爱我。
若是打开心房,开始生出了要爱“真我”的渴求,也有了想知道如何爱“真我”的念头,就等于我们已稳稳当当地踏在这趟找到“本来面目”之旅的起点上。正如所有事都有个起点,渴求引导我们到起点,我们必须向前走并维持那份爱真我的初衷,这是我们的人生任务。
这是一本疗愈人心的书,是一本促使我们悦纳自己,达到身心灵合一的一本书,也会不由自主的带你走上疗愈的旅程,以致遇见本自具足的美丽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