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酒”话‖《将进酒》·李白

李白自称“酒中仙”,一生不仅爱喝酒,而且还写下了无数篇与酒有关的诗歌,酒成就了李白的“诗名”,酒与诗,成了李白的生命。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属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是李白咏酒诗的代表作。


【诗词原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创作背景】

《将进酒》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这一年,距李白被“赐金放还”已经8年了。8年来,虽然远离政治中心,李白忧国忧民的心情一直未变,可是又无用武之地,52岁的他,只能寄情山水之间,放浪于形骸之外。一日,李白和他的两位朋友岑勋、元丹丘相聚于嵩山煮酒论时世、谈人生,叹时光流逝,功业无成,英雄老去,世多纷扰。酒酣耳热之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将进酒》。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非常孤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诗词赏析】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说法。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气象不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悲伤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得意须尽欢”到“天生我材必有用”4句,则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读来更加上口,真是生逢知己、酒逢对手。“主人何为言少钱”,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将宾作主,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





anYD{J)�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siguoxiang阅读 6,488评论 3 10
  • 翻看古诗,写到喝酒往往都是豪饮,动不动就是几百杯、几千石,好像诗人酒量都很好一样。 诗仙兼酒仙的李白,在《江夏赠韦...
    白酒那些事儿阅读 6,273评论 0 0
  •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最大。 ...
    唯一念想阅读 2,726评论 0 1
  • 你再也见不到她了。 可你还是对她念念不忘。怕夜太黑太安静,她会害怕;怕风太大,她会冷;更怕祝福不够深,她笑着...
    塞上独白阅读 1,527评论 0 1
  • 徐熙,五代南唐杰出画家。江宁(今南京)人。一作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出身于“江南名族”。生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后在开...
    阳阳说画阅读 4,30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