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文学课 - 草稿

·文学是一种假定的真实,“逼真的幻觉”

·文学四要素:世界(文学活动论、读者(文学接受论)、作者(文学创作论)、作品(文学文本论)、(文学本质论)

·本质主义vs反本质主义≠无本质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

1陌生化的语言(细节)

2非指涉性(多义性)

3拟陈述性(虚拟,情感表现)

内指性vs外指性

文学对语言的超越:

(原因:语言公共性,思想个人性)

方案:1自动化写作:意识流小说(精神分析)2意生言外、景外之景

生成性vs惰性

·文学与意识形态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当你指认一个谎言是谎言时就不是谎言了,谎言是你此时此刻正在坚信的。不是你相信上帝你才跪下,而是你跪下才相信上帝。)

新历史主义学派:1历史都由胜利者书写2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3意识形态的运作方:建构个体为主体

(1)核心:建构个体与现实的想象关系(把个体询唤为主体-个体对主体臣服-主体与主体互认)

(2)意识形态是一个“镜像序列”(拉康“镜像阶段)

4意思形态没有历史

阅读症候:挖掘作品中(没有说出来的)意识形态

·再现与模仿

柏拉图“床喻”(理念-现实-艺术世界:模仿的模仿)艺术处在最底层。问题:1忽略艺术家的创造性2模仿的对象:表象还是本质

亚里士多德:《诗学》诗呈现本质、规律,历史呈现个性、表象

达芬奇:艺术是镜子,艺术水平与准确度成正比

现实主义(揭示社会生活本质) vs 自然主义(环境描写注重)一种倒退

抒情:超越原发情感,感受感受本身(抒情是情感的释放,更是情感的构造)

抒情vs宣泄(主被动,建构vs沉浸)

构造抒情话语:不追求外表真实,追求情感真实,无理而妙

抒情vs再现

浪漫主义(19世纪上半叶,强调艺术再现内心)

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是再现自身)一种倒退,走向极端,否定了真实的存在

·叙事交流

(1)隐含作者(通过作品了解)vs真实作者(通过传记了解)

隐含读者(作者预设的)接受式的阅读:成为作者的理想读者vs反思式的阅读

(2)叙述者≈主语vs受述者≈宾语

圆形人物vs扁平人物(实际体现的是人性中对单纯的追求-理念论)

为什么不能让演员演自己:错位

突破常态心理:挖掘人物潜在情感;人物亲密程度与情感形成反差;叙述者与人物拉开距离⇨不可靠的叙述者

·人物性格:理性与感性

人物情感逻辑vs作家写作情感逻辑-作家同化人物:性格类型化vs作家让位人物:性格获得生命

如果能写出“无意识情感”

小说是人性的试验场

情节: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

矛盾冲突:冲击人物情感结构(表层vs深层)

因果:审美因果超越实用因果(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

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文学性不强,没有被纳入纯文学界

文学文本的层次:超越“二分法”-言象意(语言层,现象层,意蕴层)

·文学接受

关于主体的对象哲学

一。解释学:理解不是普遍的,偶然的

前理解:理解不是被动接受⇨限制了理解的可能

本意?(没有)⇨理解即误读

基本态度(解释无捷径⇨多度;自觉接受文本的感召)

1英伽登:空白,未定点

伏尔泰:乏味的艺术就是把话说尽

2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解者 和 文本

二。后结构主义:作者之死⇨读者诞生

读者转向带来的影响:突破了原有的文本分析模式;文本意义从一元论转向多元论;完善文学研究的诸多要素

从潜在作品到现实作品

1姚斯(多继承伽达默尔):期待视野

读者特定指向;决定阅读可能范围

期待满足:通俗;期待受挫:高雅

2伊瑟尔(多继承英伽登):

空白

召唤结构

隐含读者≈作者(理想读者,文本的潜在可能性)

·读者生产批评实践

描述印象

发现空白

寻找矛盾

文学接受史(文学编年史,决定把什么放进去什么不放进去)

·文学消费

二重性

特殊商品:物质vs精神;等价交换vs无法等价;损耗vs价值

文化资本:上大学要尽可能训练出自己的文化资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杨宁老师 ##第一章 文学本质论:文学是什么? ##第二章 文学与世界 ##第三章 文学与文本 ##第四章 ...
    备爷阅读 2,682评论 0 5
  • 【阅读时间 2016年6月20日 - 6月29日】 导论 1.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
    ssbunny阅读 17,799评论 6 180
  • 第一章 文学的功能与机制 方婉祯 一 文学的再现 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e.g.中: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
    学习搬运工阅读 385评论 0 2
  • 1.(单选题)认为“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的理论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贺拉斯 正确...
    Annig阅读 1,367评论 0 0
  •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三...
    黄青海阅读 3,81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