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在某个瞬间突然想起了自己多年前的老邻居,她跟奶奶同辈,是纪姓邻居的妈,小李叫她纪奶。
20年前,小李10岁,纪奶和自己的奶奶差不多年纪,大概63岁上下。小李奶奶因老伴在那一年去世,整天哭天抹泪,身体不好,有很多老年人的慢性病,经常抱怨自己的关节炎和高血压带来的痛苦,一开始家人都给奶奶解释因为年纪大了,身体零件使用的年头长了,都会得这些病。说的久了,家里人渐渐都不爱听奶奶说病了。
纪奶跟小李奶奶的年纪相仿,大概是抗战期间生人,但是她的身体却看起来非常硬朗,不光是因为她所居住的二儿子家,儿媳对她刻薄,让她像半个成年劳动力一样,干地里和家里的重活,还因为多年寡居的她,早已不再抱怨,身体上有任何病痛就靠吃一片最便宜的“安乃近”抗一下,从来没有额外买过什么药,手上干的活却从不停歇。
纪奶在外干活是把好手,一个人养大了两个儿子,还给他们都娶了媳妇。到了二儿子娶媳妇时,因为家里太穷,没有人家的姑娘愿意嫁他,所以到30多岁才成了家,媳妇是住在一条街上,不太远的祝家女儿,这个祝姑娘长的高,1.8米的大个,又非常胖,结婚那年差不多180斤,等生了一个女儿后,就达到了200多斤。
祝姑娘被村里人背后笑,导致她自己的脾气也不好,容易骂人,经常在家训纪奶的种种不是。纪奶的二儿子老实,不敢忤逆媳妇,没法维护老妈。
纪奶勤快、硬朗、干活快、心肠也好。在小李爸妈下地干农活的时候,纪奶经常帮忙小李家干点小事,比如要下雨了,帮小李家收晾晒在阳台上的土豆片;或者帮年幼的小李喂猪,有一回,母猪从猪圈跑出来了,小李不得不去找邻居纪奶来帮忙把猪赶回圈里;纪奶还帮小李妈包饺子,大手相扣一捏一个,没有多少褶子的饺子就包好了。等饺子煮好了留纪奶吃,纪奶却早回家去了。
特别是在小李爷爷去世的那一年冬天,小李家乱做一团,小李爸爸在县医院陪护,小李妈妈经常要县里村里两头跑,小李的奶奶已经又惊又怕,干不了什么事。小李妈又是拜托了纪奶晚上来家里陪小李一起睡,小李这才在院子摆着刷着红漆棺材的情况下,没被吓到安然度过了那几天。
据说纪奶在小李家搬到县里后不久的一个冬天没的,并没有像经常抱怨身体疼痛的奶奶那样长寿,寿命不到70岁,小李妈听到消息后,不住的唏嘘:老太太一辈子没享过福,可能活的不那么久也是一种解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