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三分钟》:宇宙的诞生是如何被科学计算出来的?

你知道宇宙是怎么诞生的?这一切其实都决定于大爆炸的最初三分钟。正是这短短的三分钟,为之后138亿年的宇宙历史打下了基本的底色,也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终极命运。《最初三分钟》这本书跟你探讨的正是关于早期宇宙的问题。本书的作者是物理学家史蒂芬·温伯格,他也一位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更准确地说,本书描绘的是宇宙大爆炸的最初3分46秒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一切。

1.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什么说它的“配方”是在最初的3分46秒里决定的?

科学家通过观测知道,在今天的宇宙里,质子和中子的比例大概是7:1。这就是我们宇宙的主要“配方”,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宇宙这锅汤的“味道”。如果这个比例不是这样,那么,我们的宇宙就会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样子,银河系,太阳系,甚至我们自己是否还会存在,那就不好说了。

为什么是7:1?一切的答案就取决于宇宙诞生之后的最初3分46秒。在宇宙诞生的极早期,它局限在一个非常小的空间里面,就像是一个小点。这时候,整个宇宙都处在一个极度高温高密度的状态。这种条件下,宇宙里的“物质”和今天很不一样。

首先,原子核根本无法稳定存在。因为在极度高温之下,宇宙里充满了各种高能粒子,哪怕质子和中子偶然结合成原子核,它也会马上遭到冲击,重新分裂成碎片。所以,质子和中子这个时候都是“自由”的,它们只能以单个的形式存在,没有办法稳定结合在一起。这时候两者的数量应该是一半对一半,这就是我们宇宙最初的“配方”,也是最初中子的由来。

随着宇宙的膨胀,它的温度也随之不断降低。宇宙的半径每膨胀一倍,温度就下降到原来的一半,要记住,温度是影响我们宇宙这锅汤料配方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温度降低,也就意味着宇宙里粒子携带的平均能量在不断减少,也就是说:随着宇宙膨胀,质子和中子的比例不再是1:1,中子开始慢慢变少,质子开始慢慢变多。

但随着宇宙温度的下降,电子的平均能量开始慢慢减少,这时差异就慢慢体现出来了。因为能量不足,有些电子只能让中子变成质子,而不能反过来。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更多的中子向质子转化,于是质子的比例就开始慢慢增加。到了大爆炸之后大约14秒,宇宙温度已经从1000亿度下降到30亿度,而质子和中子的比例也已经相应地变成了83:17,差不多是5:1,和原来的一半对一半已经相差很多了。

当温度降到30亿度的时候,宇宙里的电子和正电子对开始大规模地互相湮灭,而不再重新产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宇宙里的电子减少了99%以上,于是我们的质子和中子基本上就不再因为电子的撞击而互相转化。但是质子和中子的比例并没有固定下来。因为中子在自由形态之下,是一个不稳定的东西。就算没有电子撞击,它也会通过beta衰变自发地变成质子,而且这是一个单向的过程,也就是只能变过去而变不回来。

想要拯救剩下的中子,我们就必须期待宇宙降到一个特定的温度,使得最简单的原子核模式,也就是一个质子加一个中子可以稳定存在。如果宇宙能够在所有的中子都衰变成质子之前降低到这个温度,那么就可以拯救剩下的中子,把它们都结合到原子核里去。反过来,如果宇宙的温度降得不够快,那么,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所有的中子都衰变成质子。质子我们知道,就是氢的原子核,换句话说,如果中子全部都衰变了,那么除了氢之外,宇宙里的绝大多数其他化学元素都将不复存在。

这个温度是多少呢?大约是9亿度,这时候才会出现稳定的原子核。而什么时候宇宙的温度会降到9亿度?就是我们反复提到的那个神奇数字:3分46秒。

好,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在大爆炸之后3分46秒的那一刻,究竟发生了什么?首先,这时候的宇宙温度降低到了9亿度,从而使得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可以初步组成一个稳定的原子核。然后,一个新的质子和一个新的中子很快加入进来,在此基础上继续结合,构成更加稳定的“四人”组合,也就是氦的原子核。非常幸运的是,在3分46秒的时候,宇宙里的中子还没有来得及全部衰变,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时候宇宙里大概还剩下大概13%的中子。

所以,在这个决定命运的3分46秒,宇宙里剩下的中子全部被结合到了原子核里面,因为它们在原子核里不会衰变,所以这些中子就得以长久保留。从这一刻开始,宇宙里质子和中子的比例不再发生大的变化,于是乎,我们宇宙的“配方”也就从此固定了下来。在接下来的138亿年里,宇宙就以这些物质为基础,进一步演化,最终形成今天的样子。从满天繁星到日月光芒,从山川河流到帝王将相,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切,知道的一切,基本上都是由这些粒子组成的。可以说,整个世界的命运,基本上都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被决定了。

2.为什么这个结论对大爆炸理论本身非常重要?

大爆炸理论的发展证明,科学的力量完全超越我们的想象,哪怕是宇宙创生这样宏大的命题,我们也仍然可以通过科学计算,给出非常详细的预测。除了元素丰度之外,大爆炸理论还预言了著名的“宇宙背景辐射”。它告诉我们在宇宙诞生38万年之后,随着温度的进一步下降,剩下的电子会跟原子核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原子。而没有了自由电子的阻碍,光得以第一次穿过透明的宇宙,从而在天空中留下温度为3K左右的背景辐射。

不管宇宙看上去多么宏大,多么遥不可及,它仍然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去理解和预测的。只要从几个简单的假设出发,我们就可以通过物理理论,非常详细地计算出宇宙诞生的全部经过。

这本书里为我们描述的只是所谓的“标准大爆炸”模型。而到了今天,我们对宇宙的本质和起源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们发现在宇宙里,普通物质原来只是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存在着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我们意识到在标准的大爆炸阶段之前,宇宙还经历过更加猛烈的“暴涨”阶段。我们提出了M理论、希格斯机制、对称性破缺等等更加高深的理论,未来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还将大大地往前推进。所以,千万不要低估科学的力量。

晨星写于2021年4月25日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