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之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曰:子(孔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之子身。吾所以告之,若是而已。
这到底是要戒骄戒躁、清心寡欲、不好高骛远呢?还是随它去?要做君子,难道还有容貌要求?这段读了数遍,仍未能得其真意。
最后那段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是不是道出了第一段孔子问礼于老子时,没有得到任何结论的原因?
老子列传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侧面刻画的角度多且语焉不详,第一是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给了一段不算答案的谈论,孔子回去对学生说:我了解飞鸟走兽的习性是因为有迹可循,也知道如何捕捉这类东西,可是龙这种生物,听说过,不了解,于是无计可施,老子便与之相似。
第二有关老子著《道德经》的传说。第三说有一个周太史詹是他,捕风捉影,不知所谓。实在不懂。
庄子是老子学说的继承者,且撰文数篇来诋毁孔子的传人,随性率直之人,笑谓楚使: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子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申不害是个勤奋之人,跟随韩昭侯学习法治,遂为相,在职期间,韩国国治兵强,无人来犯。
韩非,喜欢研究刑法法律,口吃,善于著书立说,眼见韩国衰落,多次进谏不被采纳,痛恨国君不修整法制来治理国家,知游说子难,文《说难》有完备论述,讲述游说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到了秦国,秦王很欣赏他的著作思想,却不信任也不重用他,遭李斯等人嫉妒陷害,终死于游说带来的灾难。
太史公认为,以上诸人所立学说都是源于道德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