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留京的外地人,都是一部励志大片

我是一名初中英语老师,工作地在北京,工作单位很普通,并非众人皆知的北京名校。

我教的学生也很普通,不是被鸡出的海淀牛娃。在这一群普普通通的学生当中,还有一部分非京籍的学生。

记得有一次跟一个学生聊天,他说他有可能初二下学期就要离开北京了,我问为什么,他叹了口气说因为没有北京户口。之后是短短的一阵沉默,我能感觉到他的失落和无奈。但是我跟他说,只要自己够努力,就一定有希望再考回北京,老师相信你。

在北京教育政策的制约下,非京籍的他们意味着不能参加北京中考,不能在北京上高中,这也意味着,非京籍的他们如果想要再次回到北京上大学,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

同时,他们还需要一点点运气,毕竟北京的大学分给京外生源的招生名额要少得多。

或许小小的他们也知道,虽然他们坐在北京初中的教室里和京籍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参加活动,但是他们只能在这里学习两年,到了初三,他们就不再属于这里,所以,非京籍的孩子们更珍惜更认真对待学习!

既然享受不了北京的政策优惠,那就珍惜北京的教育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取有一天再回到北京,用自己的努力和辛苦换得留京的资格,毕竟这样,他们的孩子就能参加北京中考,高考,不用再像他们那样辛苦才能在北京上大学!

或许你要问,他们现在才初中,哪能想那么长远?是的,他们是不会想这么长远,但是他们的行为已经在告诉我,他们心有不甘,再回到北京是迟早的事!

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小杨,英语特别好,其他科也不错,在班级年级都是名列前茅,但是他的非京籍身份,让他变得沉默寡言,与他阳光帅气的外表格格不入。因为他知道,他所取得的成绩再好也没有用,他最终还是会离开。

以他的能力,如果参加北京中考,他能够轻轻松松考上理想的高中,继而考上理想的大学。然而,不可以。他必须去陌生的城市参加中考,参加高考,即使最终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付出的要多很多。

有多少人,会陷入抱怨命运不公的洪流,最终被洪流湮灭;有多少人,把命运的不公转换成前进的动力,成功弥补遗憾;又有多少人,借此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不仅弥补遗憾,更能超越自我,跻身国之栋梁行列。

京城,从古至今,就是人才聚集地!留得京城一席地,报得寒窗十年苦!每一个留京的外地人,都值得敬佩!

每每跟学生聊这个话题,我就不由的想起了我的学生时代,真的是够拼才能够留在京城。

我个人并不是什么成功人士,只是万千拼搏努力的留京外地人之一。

我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小县城,我在小县城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本来高中会在全县唯一的高中完成学业,然而,市里新办的私立学校从我们高中挖走了一大批老师,于是,我也随着他们去了这所私立学校!

所以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妈妈,是她的决定和担当让我享受了较好的教育,高考以理科560的成绩成功考上一本,然而只超当年一本分数线8分,河北考生的痛只有河北考生懂得。因为过线不多,所以不敢报其他省市的一本,连二本也不敢,因为即使是二本院校,对省外的招生名额也很少,每个专业2-3名,所以我最终选择了河北省内的大学。

我与我的省会石家庄,相处了四年,它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是灰白的天空和热得喘不过气的夏天。

家与学校的距离是大巴车加只有小风扇的绿皮火车10个多小时的车程!逢站必停、逢车必让的绿皮火车,每次都会在北京西站停半个小时,从那时候起,我就特别想留在北京,因为如果留在北京,就不用回趟家回得如此辛苦,返校返的如此劳累!

四年坐了16 趟绿皮火车的我,真的太想逃离它了,于是在决定考研后毅然决然要考到北京,当时的想法很单纯,选择北京就是因为北京离家近,只需一趟大巴车就可以到达,再也不用坐绿皮火车了。

但是从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开始,内心就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属于这里,我应该留在这里!然而留京是多么的不容易!没经历过北京毕业季的外地人是体会不出来的。

还记得当年我和同学三人,一起跑双选会,跑北师大首师大宣讲会,后来我们给自己起了个响当当的名字,“毕业季三剑客”。那时的双选会上人头攒动,很多名校硕士博士也在竞争之列。精心准备的简历有时候就被随手放在一边,所以接到面试的电话会高兴的跳起来。

人才济济、精英聚集的北京,多少人为了留京愿意走进中学、小学,这其中不乏清华北大硕士博士。当然也有本科生参与竞争,但是他们都是北京生源,外地生源进入北京中小学的起点是研究生学历。竞争如此激烈,所以每次面试,我都认真地进行着自我介绍,一天内跑遍北京的东南西北是常事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总会有希望,成功留京后,想想有点儿不可思议!北京优秀的人太多太多,能够在这种竞争中获得成功,我总觉得是自己运气好了些!无论怎样,留京成功,意味着从此我属于北京了!

同事小C的老公,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村子里,当地的人们只求解决温饱,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太过奢侈,所以很多孩子早早辍学,外出打工。小C的老公由于学习比较好,所以走了高考之路,先天的学习优势加上后天的勤奋努力,小C老公以能够考取清华北大的成绩报考了军校,成功留在了北京。

我的研究生导师, 在东北的一所大学当老师,在她35岁的时候,她决定考博,那时候她女儿在上小学。考上之后,为了让她的女儿能够初中来北京上学,她在三年之内完成了博士学业,也就是在女儿小学毕业正好取得了博士学位。

她的女儿,也如愿在北京上了初中和高中,并参加了高考。拿到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正常的年限是4年,能够3年拿下的人特别少,而我的导师就是其中之一。

留京的外地人,我们不一定挣很多钱,也不一定很成功,但是,我们一定是努力的、上进的。每一个留京的外地人,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部励志大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尊敬的家长: 如果您是在北京打拼的外地人! 您的孩子是非京籍在京就读的初中毕业生,中招考试后,他们面临着要...
    体立方阅读 3,610评论 0 0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7,192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11,29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