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德尔菲神庙有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外在很容易,照照镜子分分钟就能分晓自己的五官、体型;认识自己内在却并非易事,也没有具体可感的技术能瞬间识别,只有踏上成长之路,学会与自己相处,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自己。而我们,往往是游离在成长之外,走了很多弯路。
读大学时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第一次看到《发展心理学》,就特别惊异,然后读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因为平时与同学交往中略显成熟,又善于倾听,有共情的能力,找我倾诉的人特别多。但是,由于自己心理界限不明,所学知识停留在表面上,很多感受到的负面的情绪自己不会化解转移,特别难受。那时,我没有主动成长的意识,也没有人指导,就放弃了心理学的学习,也拒绝了成长。
工作后,我是一个心理学的受益者。在教学工作中,我更能理解学生的行为,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总喜欢挖掘背后的原因,教育学生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所以,很受学生欢迎。他们信任我,尊重我,喜欢说心事和曾经的伤痛。然而,我依然没有主动成长。加上工作的压力和工作的反锁、劳累,我多次濒临崩溃。这时明显觉得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不足以撑起当下的工作。并且在生活中也很被动,在各种负面情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直到有天遇到王莉华老师推荐的网课,我的世界豁然开朗。
听了韦老师的心理学普及了,我才认真去关注成长的问题,并意识到成长的重要性。无论多忙,我都会拿出时间与自己对话,与自己相处,倾听内心的声音;坚持读书,营造积极心态;自省内观,平和内心,接纳自己。有次听完韦老师的课,我拿出一张纸,画了一圆,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在圆外这下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在圆内这出自己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然后一遍一遍问自己,我是谁?这是真正的我吗?真正的我是什么样子?等心中有了答案,我用橡皮逐一擦去不合适的评价,发现剩下的都在圆内。
于是,我意识到自己才是标准,自己才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自己才认识自己,因此,我要成为我自己。于是,我学会接纳自己,平和内心冲突的观念,把自我攻击化解,建立自我界限。当我越来越像自己的时候,仿佛重建了自己,获得了新生,一下子觉得万物明朗,世界可爱起来,当然,这只是目前最好的我。未来的我,还有很大的可塑性,我要学着爱自己,滋养自己,让自己更独立、更强大。
成长并非易事,更需要坚持,当我们走上正确的成长之路,就离成为自己不远了。感谢王莉华老师,感谢韦志中老师,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