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我,在求职写简历的时候遇到“特长/特点”一栏总会毫不犹豫地写上“认真”、“好学”、“有毅力”等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词语,而且从不胆怯,似乎自认为就是那样的人,随着年龄的渐长,经历的增多反倒有点犹豫了,心里没底气,鬼知道我是怎样一个随心所欲、随心随性的人,三分钟热度都是夸奖性质的话。而且,做事、说话还没有条理,想哪儿是哪儿,自诩为思维跳跃。还没有特别迫切的想有所改变,工作生活中的遭遇也让我以为“性格决定命运”,我所经历过的和即将来临的,不都是命运的安排吗?
2014年的这个季节,偶然认识了童老师,在她引导的OH卡活动中我第一次知道了“改写命运”的说法,随着日后与她进一步的接触,了解到她在思维导图学习应用领域的探索和成就,很是佩服!由于我早年奋斗在图书行业的缘故,早在托尼博赞这套书十年前国内首次出版上市时我就备齐了一套,粗略翻看过一遍以后就束之高阁了,一方面是我的英文太烂约为零,另一方面可能还是思维习惯的惰性使然,知道和做到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当得知童老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法并探索教学传播这一高效实用的学习法以后,我没做犹豫就报了名,通过QQ、豆瓣等等学习渠道,还拉上女儿听了第一期课。断断续续地从网络课到地面课,从学理论、学招式的依样画葫芦,到网络发展到有微信时APP听微课,参加每月地面小组分享活动,可谓一直都是童老师的忠实跟随者,随性的我没有太多目标,没有专注于某个方面应用思维导图法,只是因着课程要求,完成作业式地画了图交差,前后几年间也完成了不少作品。
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使用过程中,线条慢慢变得流畅了,思路也渐渐清晰了,虽然生活中、工作中仍然有人会在听我说话不久后问我“你想表达什么?”,但是渐渐地我发现频次减少了,我自己汇报工作、与人沟通中也会123地有流程有模块了,从眉毛胡子一把抓到现在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的过程可谓艰辛,似乎还顺便找回了一点自信,说话做事的底气足了,遇事不慌张了,尤其是通过了这次的认证课和随后的21天打卡练习。这是以前的我所不敢承接的:那么多年轻优秀的80后90后,那么多各行各业的翘楚,那么多真正认真好学的后辈……换作以前想想都害怕,哪儿还敢报名参加,哪儿还敢滥竽充数?现在的我你们看见啦,虽说还是会随手画个图交差,还会偷个小懒拖延拖延,可是图里面的逻辑性有没有变强?考虑得是不是更周到全面了一点?还有,21天结束,2/3的随身小册都能看到点滴进步,最要紧的是,我切实感受到了思维导图法给我的学习 工作 生活所带来的变化。我的心境变了,人更平和了,这是我的组员梅老师的感觉,她两年前见过我。我家小侄子也在我的带动下参加了童老师的小学生课程。我想通过自己的认真应用和好好传播,把思维导图法介绍给更多的人。
感谢童老师和她的认证班讲师团队,也感谢这一期相遇相识的所有同学们,正是因为你们大家的共同选择和呈现,才让我在这个团队里坚持了下来,感谢大家的坦诚相见,互学共好,感谢我们小鸟组的美女姐妹,如果是笨鸟,我已先飞,正是有你们的激励和赶学帮超,才成就了我现在的一篇小文,谢谢你们,金秋十月,丰收的季节,愿大家在思维导图法的应用 、传播中获益匪浅 收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