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金钱心理学》D14

共读摩根·豪泽尔的《金钱心理学》第13/14章

时间:2025年5月16日6:00~7:00

页码:P183~P198

开始: ”安全边际“是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的一项著名概念…

结束:…而这种现象对我们确定未来理财目标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书摘:

在一个由概率而非确定性决定的世界中,安全边际——你也可以把它称为“容错空间”或“冗余空间”——是唯一能保证安全的方式。而几乎所有与金钱相关的活动都在这样的世界中进行。

我们不能把眼前的世界看成黑白分明的——要么可以预测,要么全凭运气。在你可以接受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的灰色区域展开追求,才是最明智的前进方式。

容错空间的概念被很多人低估和误解了。人们常常把它看成一种保守型的防御手段,认为只有那些不愿承担风险或对自己的想法不自信的人才会使用。但实际上,如果利用得当,容错空间会给你很大的帮助。

容错空间让你可以承受一系列可能的结果。拥有这种承受力后,你就可以花足够长的时间等待,从而提高低概率的回报发生在你身上的概率。

巨额收益出现的频率之所以很低,一是因为这样的事不会经常发生,二是因为你需要时间来累积复利。

那些在策略上留出了足够大的容错空间(比如留有现金),让自己能在其他方面(比如股市中)承受压力的人,就比那些一旦犯错就会输光家底、退出游戏或者不得不投入更多本钱的人更有优势。

在对你的未来收益进行估算时,要预留出容错空间。这种做法虽然是一种科学,却更像一门艺术。

“获得幸福的最佳方式是把目标定得低一些。”查理·芒格这样说。非常准确的一句话。

这里有一个与容错空间相关的重要概念,我把它称为“冒险行为中的乐观偏见”——当不利结果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时,人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出现有利结果的可能性更大的现象。

纳西姆·塔勒布表示:“你可以热爱冒险,但要对输得精光深恶痛绝。”的确,你应该如此。

如果一件事有95%的概率成功,那么剩下的5%的失败概率就意味着在你人生中的某个时间点,你一定会遭遇失败。如果这种失败意味着输得精光,那么即使出现有利局面的概率是95%,这个险也不值得你去冒,无论它看上去多么诱人。

这里的罪魁祸首是杠杆。杠杆——以负债的方式进行投资——把常规风险扩大到了足以导致毁灭的程度。其危险在于,大多数时候的理性乐观主义会让人们忽视极端少数情况下倾家荡产的可能性。结果就是,人们在整体上低估了风险。

我把自己的钱规划成了“哑铃状”。我用一部分来冒险,保守地把持着另一部分。这其实并不矛盾,只不过关于财富的心理规律会让你感到矛盾罢了。我只想确保我能坚持足够长的时间,长到让我冒的险产生回报。

你必须先生存下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我要再重复一下我多次提到的一个观点:随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想做多久就做多久的能力,才是无限投资回报的源泉。

容错空间的作用不仅在于提高你达成预想中目标的可能性,也在于保护你免受意料之外的消极事件的伤害——这些事件有可能成为最棘手的麻烦。

我们可以为想得到的所有风险做好计划,但总有一些过于不可思议的情况是我们想不到的。这些事往往会造成最大的伤害,因为它们发生的频率比我们想象中要高得多,而我们又没有预先做好应对它们的计划。

想避免这些未知的风险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无法为自己想象不到的事做预案。如果有一种办法可以预防这些事件造成的伤害,那就是避免“单点故障”。

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遵从一条可靠的经验法则:任何可能出问题的事物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所以,如果很多事物都依赖某样东西,那么一旦这样东西出了问题,你就只能等着灾难降临了。这就是单点故障的含义。

在金钱方面,隐患最大的单点故障便是短期开支全部依靠工资,而没有在计划中的开支和将来可能需要的开支之间用存款来建立缓冲空间。

事先对自己的存款做好分配的前提是,你能准确掌握自己将来的消费情况。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理想化的环境。

如果你的理财规划只为已知的风险做准备,那么它会缺乏足够大的安全边际,是无法经受现实世界考验的。事实上,每个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为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做好预案。

人类的心理存在一种基本规律:我们很难预料到自己未来的想法。想象自己达成某个目标是一件简单而轻松的事,但想象自己在充满竞争和现实压力的环境中达成这个目标则完全是另一码事了。而这种现象对我们确定未来理财目标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