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相处如何才能越来越亲近?就看能不能避开这两个“忌讳”

宠爱媳妇的丈夫,一辈子坚持为媳妇做一件事,没想到苦了媳妇一辈子。

01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宠爱媳妇的丈夫,他特别喜欢吃鱼头,结婚后,他想媳妇是自己的宝,要把好吃的都留给媳妇吃,于是,家里每次吃鱼,他都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鱼头夹到媳妇的碗里,还笑咪咪地说,“媳妇,给你,最好吃的鱼头。”,自己却是连一个也舍不得吃,每次自己只吃不喜欢吃的鱼肉。

日子一过就是几十年,老公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鱼头都夹给媳妇吃,媳妇的心里是啥滋味呢?老公没问,媳妇也没说。

有一次,媳妇病得很重,丈夫精心做了鱼,闻了下鱼头,满意地把鱼头夹给媳妇,媳妇却没吃,她望着自己的丈夫说:“老公,我心里很苦恼,一直有个愿望,你能答应吗?”

“什么愿望了,我都答应你”,丈夫心疼地说。

“我想吃鱼肉,我最喜欢吃鱼肉了,你能让我吃一次鱼肉吗?”

老公瞬间石化了,他说:“我最喜欢吃鱼头,以为鱼头也是你最爱吃的,没想到你不喜欢吃,苦了一辈子……”


02

这个故事,让我们醒悟,家人相处想要越来越亲迎,不能犯这“两个忌讳”,否则累了自己伤了家人。


一忌,自以为是,以己度人。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尤其是认为孩子不懂,认为自己都是为孩子好,让孩子只专心学习,啥家务也不让孩子做,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自己认为做家务又累又分心,从不问孩子不做家务就高兴吗?


猫咪喜欢吃鱼,兔子喜欢吃白菜萝卜,如果换一下,双方都痛苦,说不准还会发生鱼刺卡在兔子喉咙的致命危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不是对方,怎么知道对方真正的喜欢和快乐呢?

老祖宗留下做人信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我们看到自以为是,以己度人也是害人的,很多时候,要做到“己所欲也要勿施于人”。


二忌包办,做决定行动前不沟通。


替孩子包办,在自以为有能力的家长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有的家庭,孩子填高考志愿,最忙最操心的是家长,啥因素都分析了,就是没问孩子喜欢做什么,喜欢啥专业。这样子,做为当事人的孩子没自主权,读书能动力强吗?


受经历等条件的制约,每个人的视角都有盲点。家长也一样有盲点。


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只能“见识”到自己感受到的模样。


孙子兵法说,打仗要有的放矢。人和人相处也要知己知彼。家人相处也应知己知彼。


《道德经》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要真正了解别人,就要多听多看,听其言观其行,听人说,是消除盲点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家长特别要注意倾听孩子心声。


教员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然更没有决策权、行动权。


要看透一件复杂事情的真相,就要通过调查研究与多方面“沟通”。


愿我们生活中不“犯忌”,家人之间越来越亲近,所求所愿皆可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钱钟书在《围城》里曾说过:“关于婚姻的围城,是外面的人想进来,而里面的人想出去”。 其实在整个婚姻的过程中,更像是...
    女朱姝涵阅读 286评论 0 1
  • 一对渔民夫妇,两个人相亲相爱,一辈子都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架。 妻子非常贤惠,每天都从丈夫打回来的鱼里挑一条最大最...
    瑭瑭妈咪阅读 366评论 0 0
  • 看到这个标题,估计你就猜到七八分了,这篇文章写的是“让”。但是这不是一篇煽情文。 刚回家的这天晚上,爸爸在分盛鸭汤...
    八子草铺阅读 589评论 0 0
  • 从小到大,鱼是我的最爱。每次吃鱼,爸爸总是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把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
    宝旺阅读 352评论 0 1
  • 舍与得 1.舍与不舍 儿子想跟同学约着去看最近大火的《长津湖》,对这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片子我也想看,网上查了一下票价...
    若冰恰在当下阅读 443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