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一个人坐在角落,甚至说是喜欢。
我感觉我的性格上有一种矛盾,吵闹与安静并存。在吵闹中会寻求清静,在安静中又会去寻求热闹。
有些人会觉得我很高冷,不喜言笑。另一些人又会觉得,我很幽默。
其实就是对熟人很外向,对陌生人就很内向吧。但更多时候也不尽相同。
前些天,按着日常,我在学校上着每节课。
课间时,我倚着墙,我已经记不起来当时我在想着什么,也许是上节课的内容,也许是一些杂事。
就在我发愣时,班里一个挺逗挺扯的同学拍了拍我,问我在干嘛。
我说我还能干嘛,感觉很累,就倚墙休息一会呗。
他又说,感觉我很孤僻,平常就一个人坐着,也不说话,要不是听另一个同学说,我还有一个对象,觉得我是那种,寡王,就是寡一辈子的那种人。

我也没有解释什么。
当时我也没往心里去,后来忽然又想起他说的这些话。很想,想一些事情,去解释去反驳。
但是事实上似乎还是,不无道理。
想想在学校的闲暇之余,我似乎相比于与朋友同学玩闹,更多的是一人独处。
有时也会与他们聊一聊球星球鞋,但也只是偶尔。
释放天性的时候,可能也只有在学校的篮球场上吧。
我记起我初中时,也是一个极为外向的人。
如果把那时的我抓过来,和现在的我放在一起,简直判若两人。
我记得那时候我会和我的左邻右舍聊天,向大爷大妈一样聊着家长里短。
生起气时会怒发冲冠,带着要好的朋友去找回场子。耍脾气时也会与班主任老师针锋相对。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的座位在哪,我记得我的同桌,我的前面我的后面,我的前面的前面,还有我后面的后面。
现在不同于那时,我感觉我少了当初的那一股子热血,自从步入高中。
遇到一些不如意,会想着退一步,用让步代替冲动。
我以前理解为成长,是我变得更加成熟,会懂得忍让,会瞻前顾后。
其实是有什么改变了,但不是我,不是那份热血,是我的身边少了那些愿意和我一起背上处分的人。
我以为是热血散去,但他又重现与篮球场。我以为是我变得成熟,但我还是会有那些可笑的想法。
曾几何时,一声声的胡乱喊叫,就会吓跑那些找茬的无赖。
每天不会熄灭的畅聊之火,被通讯录暗淡的灰色淹没。
我好怀念那时候,挚友就在身边。

我记得我坐在那个位置,我下课就会与我后面的人聊天,从电影到动漫,从动漫到游戏。
我还会与我同桌扯皮,互喷垃圾话。
我有时会不识趣,会生气,他虽然也会生气,不是那么愿意,但还是会让着我,迁就于我。
面对困难,有人陪你承担的感觉真好。
中考后,我们去了不同的学校。
分别之际,我们说,朋友一生一起走。
但现在,那些日子,不再有。
说好要常在一起,从最开始的一周,后面的一个月,到最后再无联系。
也只有在周末,还会和两三个朋友打打游戏,开麦聊聊天,痛诉着不愉快。
我最初开始认同,那个同学说我孤僻的时候,是我忽然发现我在班里根本没有很铁的朋友。
每个人说着一些八卦或秘密时,会避开我。
对于他们而言,我也就是那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平常一起说说话,聊聊天。有事没事逗一逗,仅此而已。
我在现在学校过的很不如意。
我是一个文科生,班里女生多,男生少。
最初我觉得我和班里的男生都很要好,但逐渐的,我还是明白了,我可能不太善于社交。
后来想想,再怎么样,高中生活也就这一两年,重要的还是学习,于是我决定在学校的空余时间,还是写一写题。
但就是很烦躁,班长和纪律委员起不到一点作用,午休、自习,他们吵吵的一直在说话,很让我抓狂。
午休我睡不着觉,下午的精神就不太充裕。
都说足够认真,没有什么能阻止学习的。我坚信如此。
直到本来十分钟我就能背下来的文言文,我用了四十分钟也没背出一半,让我不知所措。
后面的女生嘴很碎,也很双标。弄得我不敢招惹她。
我从来没有和她说过话,但我听别人说,她还说我每天都故作清高。
后来其实我也想明白了。
有些事情,可能错真的不在你身上。
不说话就是孤僻,脸皮薄就是装清高。
有的人,还真是没办法应对。
我这一段时间很不开心,甚至于说痛苦不为过。
我想倾诉,但发现身边,也没有可以倾诉的人。
于是,我又想起周末还在陪我打着游戏的朋友。
我们聊了很久,我们都有着相同的感受。
如果说是机缘巧合,那我更倾向于是志趣相投,因为我们同样性格,才让我们走到一起,会有相同困扰。
后来,他们说,会不会是因为,我们之间足够铁,一些梗与故事,只有我们之间清楚明白,面对他人时反而有一种不自在之感。
虽然我不知道是否因为如此,但凭此话便足矣。
除了周末会聊天,在节假日我们也会一起打打桌游,见面吃饭。
畅想未来时,我不由得问起他们的志向。
都各在一方。
但发自内心,
其实也不愿离开故土。
因为这里有熟悉的人,熟悉的物。
“无论如何,我都不想断。”
“我也不想。”
“但以后我们或许会更忙,玩游戏的时间也会少了,会淡。”
“但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算起来也得有快十年了,没那么容易忘了吧。”
“除非死了。”
“所以说,让阿伟少出点金卡吧,折阳寿。”
他还是用他,用我最熟悉的幽默方式,尽力遮住伤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