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命运公平吗?”只怕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命运不公。那么面对不公正的命运,你会如何做呢?是接受还是抗争到底?中国首部IMAX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这部影片里,有三个人面对不公正的命运都选择了抗争。那么选择了抗争的这三个人命运又将如何呢?
首先是影片的主角哪吒。也许命运喜欢恶作剧吧,本来应该是灵珠英雄的设定,却阴差阳错地变成了魔丸转世。他师傅太乙真人用乾坤圈圈住了魔丸的魔气,可被圈住了魔气的哪吒仍不免是一个极端顽劣的孩童,所以陈塘关民众对他有极深成见。他对陈塘关的民众而言,是一个令人害怕和头疼的存在。
但哪吒虽顽劣无比,可也还是受到父母及师傅言传身教的影响。比如打妖怪救小女孩。也能明辨是非,即便争强好胜与敖丙打斗,却也会解救被石化的敖丙。在哪吒眼里,敖丙虽是妖族,却是一个会救人的妖,因此敖丙不属于被斩除的范围,两人不打不相识反而因打妖怪成为了好朋友。
在敖丙为保全龙族而欲将陈塘关埋入海底时,哪吒挺身而出,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哪吒不因为魔丸的出身而坠地成魔,而是选择了父母斩妖除魔、护佑一方百姓的道路,拯救了父母、师傅,也拯救了陈塘关的百姓。
不认命,是哪吒的命,就算是魔丸,也活出了选择的人生。
影片中第二个与命运抗争的是敖丙。敖丙是灵珠托生,本性是一个乖巧的孩子,一向听从父亲和师傅申公豹的安排。他去解救哪吒父母也不是没听从师傅的话,只是没听完整师傅的话而已。这样一个乖顺的、身上背负着全族命运的人,为何会在最后关头不顾生命安危、不顾自身所背负责任,而去与哪吒共同承受天雷劫呢?
我们来看一下敖丙的心路历程,“我是妖族,出生那一刻命就定了”,甚至他劝哪吒放弃抵抗的话就是:“别挣扎了,你生来就是魔丸,你得认命”。这些都是他发自肺腑的真实的想法。而在他欲冰封陈塘关被哪吒打败后,哪吒仅仅只是阻止他犯错,并未痛下杀手,仍以朋友相待。哪吒与敖丙相交时日虽短,却能了解敖丙本性的良善。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信任,才是促使敖丙置生死于度外地相助朋友抵抗天雷吧。
影片中损失最大的其实就是敖丙,拿着灵珠人生一手好牌,若按照父亲和师傅的安排就能轻易封神,将来也可为龙族谋取最大利益。他只要不去作为就好了,静静等待就能一切如愿。可是他放弃了这样一手好牌,不要说不能封神了,甚至可能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万龙甲的情节,全体龙族集体自发地将身上最硬的鳞片生生拔下,漫天带血的鳞片组成了万龙甲,在敖丙跪接万龙甲时,全体观众都能感受到敖丙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多少也能理解了他为保龙族不亡而作的无奈选择。
当然无论如何,敖丙痛下杀手肯定是不对的,不能为了龙族的活而选择让别族亡。但他只是一枚棋子,有着棋子的无奈。而且若仅仅是依靠哪吒单方面抵抗天雷劫,是飞蛾扑火,不可能成功。只有敖丙作为灵珠和哪吒的魔丸合体成为的混元珠,才有成功的希望,也才有了最终两人都得以保全魂魄的可能。
影片中第三个与命运抗争的是申公豹。申公豹是豹子精,为改变世人对妖族的成见,申公豹一直勤勉有加,几百年来刻苦修炼,却无法获得师傅太上老君的认可,从未得到过重用。眼看通过努力已无法得到十二金仙的提名了,于是申公豹打起了歪脑筋。欲通过与龙王联手,将龙王之子以灵珠英雄身份登上封神榜,而他就可通过这个功劳取代师兄太乙真人成为十二金仙。只是歪门邪道终归不是正途,他的计划终是未能成功。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人生,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方向不对,再努力再辛苦也是白搭,而且更糟的是还会往错误的方向上走得更远。就像申公豹,心术不正而能力又强,这样的人造成的危害反而会更大。
影片中的三人,其中哪吒和敖丙两人合体联手反抗天命成功,而申公豹走入邪道的反抗终究是徒劳。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自己的人生试卷要回答。每个人拿到的试卷各不相同,简单或者是难答的试卷,都不是我们能选择和控制的。与其去羡慕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或者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能掌控的部分,放在自己面前的试卷上。
斯科特·派克所著的《少有人走的路》一书告诉我们,“人生苦难重重”。只要我们理解并接受“人生是苦难的”这个真理,就不会去抱怨命运不公了。只要我们努力修炼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就可以将命运的缰绳掌握在自己手中。
愿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