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时代做一个慢慢来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有点急,什么事情都希望能快快完成。

读书要快,最好一天读完一本;

写文章要快,最好一个小时就能写一篇佳作;

工作速度要快,最好是能半天做完一天的事情;

走路要快,最好一步能走完两步的距离;

一味求快,结果一切兵荒马乱。

很多时候看上去做了很多事,但实际上什么都没做好,欲速则不达。

我虽知道快不好,但就是慢不下来。

慢不下来时读书是个静心的好法子。


在微信上读到古典老师的新书《跃迁》抢先版,俞敏洪老师在序言里说,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慢下来,先想清楚了再做。

回过头去想,确是要先想清楚再行动。

很多没有达成的事,往往是因为事先考虑不周,有效的行动是建立的事前充分的思考上。

最近读的书中,作者大多都有提到这一点,要慢下来。

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一书里说学习最需要的一个心态是以慢为快,先把基础打好基础再建上层建筑。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说,要有耐心,一定要有耐心,要克服人类爱行动的天性。

那些看上去快速取得了成功的人,他们的成源于成功之前有一段漫长的积累。

谁的的成功不是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


类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我们都懂,但就是慢不下来,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担忧。

怕自己慢下来会被别人超越,怕自己慢下来就会退步,怕自己慢下来被人嘲笑不思进取。

太多时候,外界的评价都是从表象开始,这是让人恐惧的地方,也是我们不敢慢下来的第一个原因。

我们对快慢的认知有局限,这是我们不敢慢下来的第二个原因。

我们以为快就是成功,慢等于落后,但实际上快是结果,慢是过程。

马云今天创业成功,源于在成功之前他经历了许多次失败,一起进来的小王能够升职,源于他经常加班锻炼,隔壁阿花考取了重点大学是因为她每天早起1小时学习。

就像建房子,一个月之前你看到那里还是空地,但一个月之后房子已经建成了高层,在感叹建筑技术先进时,你可能不会想到从设计,到规划,到具体实施,这中间花了多长时间,没有前期的准备哪有后期的快速。

所以,慢是过程,重视过程的人才有更大可能性得到一个好结果。


要做一个慢下来的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尝试。

1.  做减法,过极简的生活

你真的需要上那个课程吗?

未必!

你真的需要参加那次聚会吗?

未必!

你真的需要认识某个人吗?

未必!

如果只在生活中,保持自己必要的东西,那么我们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的地方就会比较集中,数量减少了,意味着我们有时间慢下来做真正想做的事了。

2.  做加法,重视完成的过程

很多新的销售,在进公司三个月左右时,都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盯着结果,而非过程。

每一次向客户介绍产品时,根本不会去听客户说什么,只管着要把自己产品的特点,优点,好处介绍完,要走好这个过程,其他一概不管,这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会让客户觉得很不愉快。

其实,过程决定结果。比如,你努力准备一份演讲稿,在家里对着墙练习了100次,即使你在台上非常紧张忘词,你也不会讲得太差。台上10分钟,台下需要一年功夫的积累。

3.  让自己独处

独处的时候,没有外界的声音评判,你会更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汪曾祺写过一个故事,小时候家里有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爷爷没事时常常坐在那里,一坐就是大半天,什么也不干。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当你真的慢下来时,会看到更多别人看不到的机会,会更多的认识自己。

乌龟很慢,但它能跑赢兔子,蜗牛很慢,但它可以爬上金字塔(如果不从科学角度来分析的话),慢得下来的人,才是跑得快的人。

别着急跑,先看清路,先想好自己要去哪里,再动身也不迟,别在起点路段去判断自己未来的输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