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之前在掌阅圈子里写的小文章
时常有圈友问我为什么叫断断,我的回答是也是千奇百怪、随心所欲、毫无逻辑、说到哪算哪,今天刚好有闲心和时间,在这里就算是统一回复一下。
相信你听到有人说这样的话,说: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了能够“不断”生存下去,“不断”走下去,好像一有了停顿,就没了未来,也没了存在的意义。
而对我触动很大的一个回答是水木丁老师说,她最恐惧的事情是自己不能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束,间隔,抽离同样重要。
开始大多都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大到生命,小至学校,好像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好像是阴差阳错之下的狭路相逢。开始我们不懂自己从何而来,不能把握自己的存亡,若是结束又不能自己去选择,这确实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断,是思索的过程,是再次冲刺的准备,是在无尽忙碌中的抽离……
不做一个思想的懒惰者,这是我对自己的第一个要求,所以我选择这个名字。我想要断断,不要不断地如何。
我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思考,然后我才会有我的回答。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一个会思想的人,是不会被这个世界轻易左右了的。真正意义上的活过,其实,不是跟着别人走了多久,而是独自走了多远。
这里论及了思想、灵魂还有孤独。陈道明也说过自己宁愿发呆两小时,也不愿去做所谓的“社交”活动。
爱因斯坦说:“如果给我一个1个小时去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而我们就像《桂平大桥》里的主人公一样,时常因为着急问题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不做不消化的学习者,这个也需要我们在学习间隔之时,用时间和精力去消化所见所学。
不做无问题的阅读者,赫尔曼·塞黑说,世界上的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但是如果连你自己对于书本都没有疑问,就不要奢望书能带给你原本就没有的视野。
不做无建设性意见的批评者,关于现实的一个悖论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批评总是对的,解构者总是有依据、有论点的。在口出批评之前思考一下,若是自己的批评只是毫无进步意义的抱怨,不妨反思一下哪里出了问题……
不做无态度的表达者,在知识碎片化和信息爆炸的今天,传统媒体人受到冲击最大的方面应该就是关于观点冲击力度方面。囿于审查体制和用户或者受众的固化,传统媒体在态度表达力度方面一般,不温不火,而与之相对,无态度,不表达的自媒体火爆起来,虽说现在也是褒贬不一,然则,我相信:天下唯庸者无咎无誉。
不做机械的执行者,不要因为一直往前走,就忘记了出发时的目的。医生、警察等不要因为自己没有用武之地就心怀不满,因为这些职业最大的需要就是不被人需要。
不做成长的抑郁者,成长是一个充满疑惑和迷惘的过程,但是不能因为迷茫就要沉浸在悲伤里无法自拔。在停顿之时好好反思自己向内探求或是出去走走向外搜索,让自己的伤心和无奈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被消化为前进的动力。
不做被现实绑架的奴隶。忙碌于现实之中,就会缺少时间去观看,去思考,去回答,我希望自己能够时常跳出来,抽离现实,俯瞰一下我们生存的世界,换个角度,这个世界绝对不是现在你所想象的样子。 这世界的脆弱、坚强、罪恶和善良,值得我们浪费时间去看,去感悟,去行动。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