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一个人的操作系统,后天知识是系统中的APP。我们的情绪往往是一瞬间产生的,知识是长期养成的,所以知识带给我们理性。
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喜欢随便骂街的泼妇跟一个有涵养的文化人发生冲突,泼妇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口就骂,她愤怒的情绪一涌而上,表露无遗,而文化人在情绪瞬间涌上之后,被知识形成的教养阻拦了,情绪回退,表现出有教养的那部分。在这里,文化人对情绪做了筛选了处理。
我们不能忽略情绪带给人的影响,所以好的产品是要去读懂用户的情绪。
生物性的情绪有这几种:愉悦,不爽,愤怒,恐惧。这是人类乃至生物最基本的情绪。
愉悦和不爽
要了解愉悦和不爽,我们先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满足’。
需求被满足是‘愉悦’,绷了很久的需求被满足叫‘爽’。在dota游戏里打死一个怪兽叫愉悦,推塔成功叫爽;网购送货到家是愉悦,而一小时达是爽;考试得100分是愉悦,考试得100分还得奖励就是爽。当用户处于长期的愉悦状态,突然被某个点引燃而暴爽的时候,用户的情绪到达高峰,这样的产品会非常让人爱不释手,所以我们可以说,能让人满足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当然,在同样的一个点,有的人不爽,有的人会愉悦。让你愉悦的地方其实就是你的‘天分’。
在这里我们跳出来讲一讲‘天分’这件事。我们都听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意思就是当一个人在某件事情上专注了一万个小时,那他就会成为这方面的杰出人才,而能持续一万小时的时间,必定是因为这其中有能让你满足的地方,从而才能让你成为优秀的人。
这又让我想起昨天看的一篇文章,是关于马薇薇的演讲,主题是‘30岁的你一定会感激20岁的努力’。马薇薇讲了从小到大变化的梦想和理想,小时候的梦想是觉得什么舒服就想做什么,长大后才发现真正想要的是就算在过程中你会做很多你不愿做的事,你也会因为想实现它而妥协,这才是你的理想。
马薇薇在实现自己‘推广辩论’的理想时,被不想早起阻碍,但她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仍然得到了满足,所以她才得以继续前行。
愤怒和恐惧
愤怒和恐惧的产生,来源于边界‘被侵犯’。愤怒和恐惧其实也是感受程度不同产生的两种情绪,比如一个小孩被一群孩子欺负,他可能恐惧,也可能愤怒;几个人来拆你家房子,你可能愤怒,但如果龙卷风来了,你就只有恐惧了。所以,愤怒其实也是一种恐惧。
还有一些人类的情绪,如焦虑和羞耻,这也是一种恐惧。焦虑是持续的恐惧,羞耻是对评论的恐惧。
恐惧是动力。甚至有时候比愉悦更强大。
大部分人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是因为恐惧,有些人在工作中不积极不上进,没有对生活未知的恐惧让他们没有动力。
所以,恐惧是痛点!
做产品的,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爆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人会为了解决恐惧花钱,如医疗和教育。为什么医疗和教育是最大的市场,因为对生存的恐惧;医美产品比普通化妆品贵,因为对青春流逝的恐惧;听得到和网易云课堂等课程,认知焦虑的恐惧。
最后,请直面恐惧,他会让我们变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