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有时候,你要静下来。你包里还有两本书没看,必须停下来,留些时间给自己。太忙了,你的心就死了。”
尽管自己还有一大堆to do list待解决,还是忙里偷闲挤出点时间来看书。
看完后却不禁反思:勇气呢?
高考志愿上填写的是那个让我想想就兴奋的专业?
还是顺应社会主流趋势,赢得他人称赞,前途一片光明的那个热门专业?
工作每天要做的是让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事?
还是得过且过,一杯茶一份报便足以交代的事?
我学习的知识是我真正喜欢,非常有兴趣的知识?
还是那些因为期末绩点种种束缚我不得不去学习的知识?
看完《摆渡人》,我似乎找到了些答案。
15岁女孩迪伦在踏上寻找父亲的那列火车前,她的生活孤独而混乱。迪伦就像被闷在罐头里的一尾鱼,看不到任何希望,压抑窒息到无法呼吸,于是她打算独自一人乘坐火车去看望十年未见的父亲却不幸发生意外死亡。当时的我就在想,15岁还在上初高中的我,有没有这份勇气呢?
卡德勒•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中写道:“曾经那个愿为我千千万万次捡风筝的人已经离开了,人生中错过了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放飞风筝的那一刻,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活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人们往往会在事后对惨重代价加以反省并暗自发誓要牢牢铭记于心,却可能因此失去尝试的勇气而更加追悔莫及。
崔斯坦告诉迪伦,荒原的景象实际上就是你心里的映像。当你烦躁生气时,天空会积满乌云,甚至会有狂风暴雨的出现,会使你更加恐惧,悲伤,甚至绝望。但当你心情明媚时,荒原又是另一番景象,会仿若朝气蓬勃的春天,带给你希望与快乐。现实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呢?这本书带给我最有价值莫过于这部分。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那个荒原里,生活还是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我也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像迪伦那样挑战成功,有陪伴也好,一个人也罢,都需要一直努力。
《摆渡人》讲述的是一场关于勇气的冒险,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自己的荒原,跨越过后才可能得到灵魂的升华,让你更有勇气面对人生未来的艰难险阻。
那么,你呢?
你是否也曾有过那么一个荒原?或是现在正在经历着一个荒野?
《肖申克的救赎》中说:“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禁锢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有形的枷锁,而是来自我们心底的怯懦、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担忧。唯有你的信念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有无所畏惧的自由灵魂,才能抵达甚至改变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赎,来自心灵的自我成长与非凡勇气。克服内心的种种,勇敢去试。
近日看到大四的师兄师姐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各种心累,各种后悔自己在之前的四年为什么没有早做准备。我想他们没有早准备的原因里,一定有对未知世界的畏惧吧,去找实习去面试怕没经验、怕失败,然后一直怕啊怕啊,到了大四这个尴尬的境地。不多经历怎么会有升华呢?得勇敢去试啊!
人生是一场旅途。在这次旅途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中荒原。而在各种荒原的挣扎中,你对待荒原的态度其实就是你真实心境的映射。若有幸,你可能会遇到摆渡者,帮助你更好地穿越荒原,到达某一时间段的安全屋。若不够好运,可能只能独自一人踏上旅途。但无论是否有摆渡者,只要你有勇气去面对一切,足够坚强,那也可以找到安全屋。毕竟,能够一直陪伴你的摆渡者也只有内心强大充满勇气的自己。
愿所有人都能成为各自人生中的摆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