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一个管理者对我说,他团队里有一名员工很懒,团队的人都去地推的时候他却不去,问他这个员工原因,这个员工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立马联想到了自己,曾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工作,平稳而没有激情,慢慢地我觉得自己大学毕业后就没有了进步,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在经历几年的社会大学里,我慢慢明白了,人有选择时才有资格说想要不想要,没有选择时就必须得干!从前觉得远方和生活是分开的,后来才知道它们是融合在一起的。人一生中都有两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要走的,一条是想走的。你必须把必须要走的路走的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当你在犹豫要不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去做,也许你会收获不一样的东西。
人生总在迷惑中。越是认真工作,这样的迷惑或许就越深。
“为什么要这样做?”“究竟为什么要干这项差事?”越是认真、拼命工作的人,就越会思索劳动的意义,思考工作的目的,为这些人生最根本的问题而烦恼,并且常常陷入找不到答案的迷途之中。
稻盛和夫在《干法》里有写着:“我过去也曾经是这样”。在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我反复进行着各种实验,有失败也有成功。当时在无机化学的研究者中,同我年龄相仿的,有人拿到了奖学金赴美留学;有人在优秀的大企业里,使用最尖端的设备进行最先进的实验;而我在一个如此破旧、衰败的企业里,连最起码的设备都没有,日复一日地做着混合原料粉末这样简单的工作。
“一直从事如此单调的工作,究竟能搞出什么科研成果来呢?”我问自己。
再进一步地:“自己的人生又将会怎样呢?”
想到这些,我不禁心灰意冷,每一天都过得很消极。
解除这样的迷惑,一般人的方法是和自己说:“要预见将来。“就是说,不要将自己的目光仅仅放在眼皮底下,而要从长远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要把眼前的工作看作这长期规划中的一段过程。
这也许是合乎逻辑的方法。然而,我采用的方法与此相反。
我采用短期的观点来摆正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 将来会搞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我不再痴迷于这些不着边际的远景,而只是留神眼下的事情。就是说,我发誓,今天的目标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绩和进度以今天一天为单位区分,然后切实完成。
在今天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须向前跨进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进。我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同时,不单单是前进一步,而且要反省今天的工作,以便明天要“做一点改良”“要找一点窍门”。在前进一步时,一定同时是在改善、改进。
就这样,奔着每一天的目标去,让每一天都有所创新,就会天天前进,天天获得积累。为了达到目标,不管外面刮风也好、下雨也好,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先是坚持一个月,再坚持一年,然后是5年、10年,契而不舍。这样做下去,你就能踏入当初根本无法想象地境地。
将今天一天作为“生活的单位”,天天精神抖擞,日复一日,拼命工作,用这种踏实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