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

1、

我们单位同事最怕什么?估计最怕是开会。每周三的例会,过去常常会开到晚上六点半之后,到家总是很晚很晚。

今天的会议,有三个议程,其中有个议程是17名申报优秀人才的人员述职,假如一个人准备的讲稿需要大约五分钟的话,这么多人就要差不多一个半小时。这简直太可怕了,而且述职议程开始前会议已经开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了。

当主持会议的葛副校长宣布述职开始,我们的老大王校长刚从台上发言下来还没坐稳,便立即插话说要限定一下发言时间,葛校长于是宣布每人述职时间限定2分钟,然,王校长又插话说,不许超过2分钟,不是一定要讲满2分钟,择其要点而述之。

第一个述职的就是主持会议的葛校长,他赘言都省略,直接说了他的几堂公开课以及几个参与的课题,后面几个也基本如此。直到我特别喜爱的一个同事宇刷新了大家对于俭省述职的认知。

宇只讲了两句话,说清楚她为什么参加这次申报,一是为了不被她优秀的女儿甩得太远,二是为了一直和女儿共同成长提高,而对于她的课堂、课题之类一句话都没有。

后来,丽给她远在贵州支教的先生述职,也只说了两句话,感谢大家对她先生的支持,感谢大家对她的支持。

后面也还有几个说得细一点的,但大家其实已经根本不在意内容了。

当然,他们述职后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给所有人全都打了勾。

会议结束后,外面还是黑乎乎的伸手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了。回家的路上,我一路连续几个绿灯,只等了一个一分钟的红灯,直到进电梯看到电梯广告中显示的时间是17:49,原来只是天黑得太早,这会议时间还是不长的。

2、

王校来当老大之前,会议时间的长短往往会被各位领导们忽视,他们要把该说的话说完,该布置的任务布置下来,该进行的程序都进行过去,领导们内心其实也是嫌事儿太多,但就是没办法压缩会议时间。

比如老师们总是不能及时到达会场,下午4:50的会议往往都要推迟十几分钟才开始,领导们心说,不是我让你们晚下班,是你们自己不乐意早回去。

而那些本来早到会场的老师,发现每次都会推迟会议时间,便也慢慢养成晚去会议室的习惯——没办法,早去干嘛呢,又不傻。

王校来了以后,他只用了一个政策就让会议及时开始,而且还比过去的会议时间提前了十分钟。他的政策是:晚来的发红包。那天政策发布后,下次开会就有好事的同事会议时间开始后守在门口拍照。估计迟到的同事不是介意发红包,而是介意大家对他们的看法吧。

这样,我们的会议即便是有跟以前同样多的内容,也至少可以提前20分钟结束。

3、

大多数会议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排排的人们埋头苦干的样子,在干嘛呢,当然是,我不说你也知道,玩手机呗。

今天的会议上,王校因为要汇报周一的检查情况通报,看着下面的听会人员都埋着头,王校就想办法了。

第一招,鼓掌声不够响。

主持人宣布王校发言后,只有中间第一、二排几个稀稀拉拉的掌声,王校就说,听到稀稀拉拉的掌声,我的心拔凉拔凉的。你们没鼓掌的肯定已经开始不在听会了——我也没鼓掌,因为今天会议的第一个议程是填写一张调查表,我的表格快填写结束时,水笔被同事借走了,所以主持人说的话我没听到,也没关注到老大上台的事情。

听了王校的话,我们只得补了个掌,这次掌声虽大,老大还是不高兴,这是讨来的呀——其实,这是他的一个策略,为了引起下面的话题而做的一个伏笔。

第二招,专注听讲第一条

然后王校就开始通报检查组检查汇报的情况,第一点就是在巡视课堂发现有些课堂中孩子专注度不够,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做学生的——这个我当时上课的两个班级确定没有——专注听讲第一条就是眼睛要看老师,就像现在你们都低头不跟我有目光交流,就说明你们不在听我讲话。

话说到这里,大多数人都必定会抬头看着他。

在他讲话的过程中,后来又再次提到目光交流的问题,王校说,让我看到你们的眼睛。额,跟我上课跟小朋友们说的一样一样滴。


这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领导,我服,也带着钦佩——虽然长得不太帅。哈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