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拿你18岁的照片问问自己,你是当初自己要活的那个样子吗?

上一周,我们跟随白岩松的演讲做了“我30岁做减法,40很困惑,但我50很好奇”,去感受了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追问、思考和感悟。


时间过的张牙舞爪,光阴逃的死去活来。回想自己的一生,不同的年龄段是不是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呢?


18岁的花样年华,来自农村的我,啥也不懂,刚刚踏进大学校园,对未来充满好奇,充满期待,也积蓄了无限能量。事实上高考时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甚至没有任何梦想,当然也没有任何目标。在我的印象中,我没看过电视,因为我家没有电视,所以同龄人看的动画片,我都不懂;除了教材以外,我从来没有看过课外书籍,因为没钱买,也没有图书馆可以借;我从来没有过梦想,同龄人都在谈理想的时候,我只是旁听,好像所有的梦想都跟我无关,包括报考师范院校,只是因为学费便宜。但只要是自己选择的路,哪怕一路泥泞,爬也需要前行。

18岁的我们


26岁的我,回到老家当了几年老师,每天晚上一大帮人聚集在一起打麻将,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毅然决然离开了大家熟悉的铁饭碗,丢弃了公办编制教师的岗位,选择了到广州打拼,这时的我明白,成为单位的佼佼者就是我的目标,我的梦想就是出人头地,立足广州。成年后的我健步如飞,成年后的时间转瞬即逝。或许,只有不断拷问自己,才能更好的活出自己,更清醒的活出自己。现在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吗?我已经足够努力了吗?我还有什么其他的活法来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


32岁的我已经成家立业,因为勤劳、因为纯粹、因为积极,我在单位脱颖而出,得到领导的赏识,正式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工作一切顺利,却要不断拷问自己。还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的能力迅速提升?自己做的足够好了吗?高处就意味着孤单,无数的朋友圈是否有朋友?天天在聊天,是否有人可以谈心?如何才能做好团队建设?我在不断的摸索,也在不断的成长。

而立之年的我们


40岁了,年过半百,现在的生活就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吗?还有什么可以发展的空间?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来提升自己?如何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40岁开始学习,开始阅读,开始写作,是有点迟,但总比不做要好。因为成年之前太缺失的就是阅读、写作、演讲……

2020年的我


都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虽然40岁了,但只要坚持成长,等到50岁进行灵魂拷问的时候,才能不留遗憾。不忘初心,多去尝试,多去经历,多去思考,愿自己千帆历尽,终能得偿所愿。就算不能尽善尽美,至少无怨无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