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母效能训练》后感--关于父母的权威

最近看了《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其中有一章节就有讲到父母的权威这个话题 。在我们的育儿过程中,应不应该去行使父母的权威呢?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 。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父母会用他们的权威去控制,指导和训练孩子。

那么使用权威会有什么后果呢?会导致孩子胆小,懦弱和紧张,因为不得不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十分困难或令人不快的行为,会使他们的身体或心理被压垮并对使用权威压制者产生敌意甚至仇恨。

父母的权威对于孩子还会产生以下影响

1抵抗,违抗,反抗,作对:一些孩子通过做出与父母的意愿完全相反的行为,来反抗父母的权威。

2怨恨,愤怒,敌对:人们都渴望独立,不喜欢被掌控,但为了自己的需求又不得不服从权威时会对使用权威的人产生怨恨。

3攻击,报复,回击:由于权力掌握在家长一方,使得孩子在满足自身需求时遭受到挫折,挫折常常会转化为攻击。

4撒谎,隐瞒情绪:撒谎能避免很多惩罚,有时甚至能给他们带来奖励。

5责怪别人,告状,欺骗:特别容易发生在多孩的家庭,通过让别一个人当坏人,那我看起来可能 就会是个好孩子了。

6操纵,专横,欺负弱小者:因为父母用权力操纵他,因此,当他相对于另一个孩子来说处于权力地位时,他也会试图操纵并发号施令。

7争强好胜,厌恶失败:当孩子在一个充满奖励和惩罚的环境中被养育时,他们可能会发展出强烈的需求,想让自己看起来“很好”,想要赢,同时 会强烈地想要避免让自己看起来“很糟糕”或失败。

8结成联盟,联合起来对抗父母:孩子不认同他们的家庭,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越来越多地认同自己的同龄人,共同向所以成年人的权力地起对抗。

9屈服,顺从和服从:受到早期来自父母权威的伤害,以致他们对无论是在哪里遇到的处于权威地位的人,都怀有最深的恐惧。即使成年以后也仍是孩子,被动地服从于权威,否定自己的需求,不敢做真实的自己,害怕冲突,过于顺从不敢丫头出来捍卫自己的信念。

10拍马屁,奉承讨好:站到他喜欢的那一边,用特殊的努力使他喜欢你,可以从有权威的人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11僵化, 乏创造力,害怕尝试新事物,没有成功的把握就不做:要遵照那些被认为正确的行为做事。不做任何超出常规的事—这有可能致使我有遭受惩罚的危险。

12退缩,逃避,幻想,退化:应对父母的权威过于困难,惩罚太过严厉,给予奖励有失公平,奖励太难获得或者如果孩子为了避免惩罚而需要学习的行为太难,都会导致孩子退缩。

在我前面长达10年的育儿过程中我也是沿袭了这种用权威去控制,指导和训练孩子的方式,甚至在某些方面是绝对的权威,不容质疑和反驳。

因为在我的观念中,孩子的经历太少,为了避免他走弯路或者走错路,作为家长的我非常有必要时时帮他纠偏,我要时刻警惕,保持自己的权威必要时把他拉回正轨。

确实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这种方式还是管用的,但随着孩子的长大,自我意识的发展,这种方式越来越不管用了。


孩子会用他的方式反抗,而我会加大力度使用我的权威,孩子也会反抗得更历害,就这么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直至这种方式已经失效。

更要命的是,我们的亲子关系也几乎跌至冰点,我们陷和了权力之争,天天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我对他毫无办法。

育儿这条路我走得太痛苦,几乎消耗完我的精力,而孩子也变得不再自信,暴躁,输不起,窝里横。我在想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非黑即白,非赢即输,有没有第三种方法能够达到双赢呢。

当我学会接纳,尊重,界限,欣赏时,孩子反而变得更自律,更愿意敞开心扉了,也比以前更自信,情绪更稳定了。我们的亲子关系也得到了很好的链接。

当我们使用权威时,孩子反抗的不是我们,而是我们使用的权威。就算刚开始使用权威让我们可以达成所愿,一旦权威消失,孩子会马上恢复到先前的行为方式,这是因为他本身的需求和愿望没有被改变。

而长期使用权威压制孩子,父母会逐渐失去对孩子的影响力,放下权威,父母修炼自身,用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另一个精神世界碰撞,孩子会收获更加丰盛富足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