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受挫跟被打脸的感觉差不多

人类是群居动物,远古时代,祖先们就明白集体行动比单兵作战更容易吃饱穿暖有安全感。离群容易死亡这种思维方式就这样烙印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这种观念有积极的作用,正因如此,人类才能积极建构各种组织形态,让文明香火延续至今。

所以,数万年的自然选择过程就将厌恶孤独的人留了下来。结果就是,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急切地想要被其他人所承认、所接受。跟以往一样,这种观念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离群=死亡” 这种思维定势如今已经不存在了。不回邮件、邀约碰壁、被人无视,这种事儿如今也死不了人嘛。但你我还是会为了这些事情难过憋气,唉。

原因或许是现代人所承受的 “疏远” 远远大于祖先。这么说吧,人类祖先形成 “排斥孤独” 思维定势的时候,他们的宗族/社交圈子大概是50到100人的规模。当代人的家庭成员数量比以前少,大概平均就是三个人,但 “点头之交” 可比过去多出太多了,根据统计平均数,每个美国人都 “认识” 600个人呢。

这还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每个 Facebook 用户平均能跟338人互动,这样一算交际圈子还要再扩大。如此一来,后果就是 “人们经常会觉得自己发出的邮件/消息没有得到及时回复、没人点赞、没人搭理,总之好像就是被其他人 ‘排挤’ 了。” 社交心理学家基普·威廉姆斯如此总结,“然后他们就会认为自己不招别人喜欢 —— 要么就是做错了什么事,才导致 ‘不招人待见’ 的结果。” 一旦产生这种感觉,生理上就会经历某种痛楚:大脑会产生一些 “在身体遭受袭击时才会产生的应急物质”,说白了,社交受挫时,就跟被人掌掴的感觉差不了多少。

一旦发生这种情形,一般会有两种反应:要么是接受,要么是逃避与否认。这两种选择都属于正常范畴,也都能够被社会所接受。但假如对方本意并不如此,而当事人只是一厢情愿觉得被排挤,那……这样的反应就有点过了,还是多多反省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今天想了个问题,假如我还有24小时生命,我会去做什么? 我想到我要去见一个人,我们隔着389公里,我没法说出那种...
    FlyDios阅读 133评论 0 0
  • 以前喜欢的男生有了对象,会胸闷
    黑眼圈的丸子阅读 247评论 0 0
  • 今天早晨,你说你不舒服了。我还不以为意,以为就是着凉了,普通感冒了。后来你说很难受,并且吐了,我才开始紧张。我说咱...
    叶子绿漫天阅读 317评论 5 0
  • 总是不断的想起从前。 一直怀念,装作无意开玩笑的和别人提起“那次我们……”,只是怕别人忘记,更怕自己忘记。反反复复...
    长长长长晚归阅读 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