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动作有很多想象空间,场景也有。
可能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吧,以前没什么书看,所以拿到手上的书都会字斟句酌地看,去品味。以前看得经典作品不多,在才学颇浅的时候,容易被一些文字优美而内容并无深意的短文吸引,常常将它们抄下来设置为自己的个性签名。
后来慢慢地被开化了后,开始知道要阅读更优秀的经典作品,比如语文教材上的课文,练习册上的阅读材料以及每一张语文试卷上的节选文章(当然以我目前的认知,还是会认为被各大教材选作教学材料的确为经典中的精品)都算我的阅读内容。
那时上语文课最爱做的就是通读全文,虽然读完也不知道讲出个所以然,但心里总是装了些什么似的,后来这样一知半解地读多了,也开始会寻找喜欢且适合自己阅读的文字。就这样通过感觉去阅读去寻味,渐渐地也能从读完的书中讲出个因果大概来,不过让我最满足的不是知道了文章的内容而是里头含有的文字独有的韵味。
就拿我们所熟知的小学课文里的《春》和《匆匆》为例: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的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两篇文章同样的语言方式,但读出来的味道却截然不同,好像你在读文章前看到题目就应该要为自己预备和作者一样的心情。在后来学过的文章里,我们常常将这种心情称之为情感基调,这是我们默然认可的,好像从一开始就被认定了要着了这魔法似的,可想而知文字是多么有力量啊,它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给读者展示强有力的超越语言的表达!
除了文字不同的组合可以带来不同的情感表达之外,我们也时常能在经典作品中发现一个字的魅力。这种情形最常见的是诗词,但我这里不提诗歌词曲,还是想分享一下小说散文之类。
前段时间读完矛盾先生的《子夜》今天又重读了鲁迅先生《呐喊》里头的一篇小说《明天》,原本只是一个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字眼,就因为在某方面有了个交集便被我捉了出来。
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
他轻轻地吁一口气,急步回到厢房里,沉重地把身体落在沙发上。
比如以上选段中,单就一个“落”字,在人的动作上,就显得更为动感,但用来描写场景,就显得比较静态了。单就一个这样平凡的字,在文豪的笔下却也这样极富生命力,这是我们后辈读者该望洋兴叹的,与此同时我们有机会可以阅读到这些文字也要算是我们的幸运。
也正因为如此,我常常悔叹那些不曾阅读的日子,好像那么多时的光阴都用去数空气了,全然不知有那么多优质的文字等着我去探寻去发现。
今天令我惊叹的句子:
“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