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项素质,关乎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治理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在基层这个“大舞台”上,有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唯“政绩观”论,在基层“跳”起“歪”舞,把自己的能力、才干用在了“歪”路上。如何避免基层党员干部政绩观走“急路子”和“翻车”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明确目标导向,学王维“始终确守初心”。政绩观不是百米赛跑,不是比“爆发力”,更不是唯“数据”论奖牌,正确的政绩观是“为民造福”,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为人民谋利益的“方向盘”,时刻牢记初心使命,经常性扑下身子、弯下腰关注民生问题,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好一心为民、真心为民的“服务”,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多福祉,避免“数据政绩”。
注重长远实绩,学李白“莫使金樽空对月”。政绩观不能捧着短期的成果就想着躺在“功劳薄”上邀功,而应该注重长远的社会效益和为民的可持续发展,要抱着不到乡村振兴全面胜利绝不“撤兵”的决心,全面推进基层工作“结硕果”。基层党员干部更要有远见卓识,深入分析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规划,要肯谋划、善谋划,勇谋划,用好“显微镜”的同时,更要用好“望远镜”,来推动基层工作可持续发展。
强化责任担当,学王昌龄“不破楼兰终不还”。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党在基层组织中的骨干力量,要勇于“挑担子”、啃“硬骨头”,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倾听群众呼声、感受群众疾苦,钻到“矛盾窝”里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同时,要牢记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得违法乱纪踩“红线”,远离党纪国法“高压线”,更不得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追求个人政绩,在“歪”路上越走越远。
加强学习创新,学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基层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奠定为民服务基石。同时,要通过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脑子多“运动”,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敢于“吃螃蟹”,提高工作的创造力和效率,让“创新模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台阶的活力源泉。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自身的应有之责。要牢记党的宗旨,决不能让政绩观走“急路子”,要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做好人民的“勤务员”,避免“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