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上学期教育局举行了一次学生笔记竞赛,各个学校要派人把笔记提前送到教育局处,评比结束后还需要派人把作品领回,那么这涉及到车费能否报销的问题。两次都是同事去送的,如果要报销那应该是他去解决的。那天早上他问我:“这次来回送资料能否报销?”我说:“有比赛通知肯定可以啊。”“来回都去报销的话不知道领导有没有意见?可能只准报销一次,因为我回家刚好顺路,”同事这样对我说。我也赞同到:“确实是,而且正式通知只有一份。”此刻的我完全没有意识到会有猴子出现,同事话锋一转:要不这样行不行,送作品的我去报,领回作品就你帮忙去报一下,因为你去报销的话领导就不会有意见说你是顺路的,可以吗?”此刻的我正忙着备下午的课程。我犹豫地说:“这样不太好吧……”“没问题的,你去试一下,到时能报就报,不能报就算了。”就这样,在我的犹豫中同事把他的猴子抛给了我。可是报销特别麻烦,需要来回跑几趟的事情,虽然就在学校楼,可是有时一两个星期都办不下来的。应允下来后,由于同事又让我最好现在就去,因为报销时间隔比赛时间有点长了,于是我先停下了自己手中的事情。首先,我去教研处找通知,没找着,又跑去科组其他同事那找。然后去请教他人怎么填写报销单,因为报销格式经常换,光是填写报销单就花费了半个多小时。材料准备就绪轮流找领导签名,妈呀!要找的领导一个都不在,好,等会再来........来回跑了两趟,找到一个领导。那时心情非常不爽,导致自己的工作也没完成,午间也没休息。最后这个报销一个星期都还没弄好,剩最后一个领导签名的时候我把它还给同事去做了,跟他说哪天找到这个领导签完名就可以领钱了。
A2:
1、当我听到同事问“来回都去报销的话不知道领导有没有意见?可能只准报销一次,因为我回家刚好顺路。”时我就应该意识到他是想报销两次,而有一次是要找一个不是顺路回家的人去帮忙。很显然,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而是顺着他的话语接了下去。我下次遇到会这样答复:“这是在上班期间做的事情,又有通知,领导应该不会有意见的,先报销试一下了,不行再想其他办法。”
2、同事话锋一转:要不这样行不行,送作品的我去报,领回作品就你帮忙去报一下,因为你去报销的话领导就不会有意见说你是顺路的,可以吗?”此时对方的猴子已经跳到自己的身上了,对于我这种不会直接拒绝别人的人,只能不太情愿的接受了。但是我不应该先停下自己手中的工作,而是应该跟同事说:我今天下午的课还没备好,今天怕是弄不了哦,能不能过两天再去报销?可以的话就自己安排好时间去做,这样就没问题了。实在不行就让他再找找其他同事先帮忙。有时还是要懂得拒绝。
3、来回跑了N趟都没完成,不是说什么力气活,只是为了完成属于别人的猴子而影响了照顾自己的猴子。幸亏最后我还是跟同事说明了情况:陈校请假一个星期,就剩他的签名了,你等他下个星期回来找他签名就可以直接领钱了。这样把这个猴子的收尾工作抛回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