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出书梦真好,《父亲的队长生涯》的第三稿在玩玩打打中不知不觉鼓捣完了。
这一稿在揪出来了很多错别字的同时,还增加近万字的新内容,让拙作逐渐地丰满了一些。
老年人最多的是时间,打发时间的方式有很多,我现在觉得最好的最花时间的是读书与写作。
写作它是脑子的运动,是走步拉杆做操代替不了的,人老是从脑子开始的,所以,老了多用用脑子,读书与写作那是最好不过了。
要静得下心来去读书和写作,需要有个什么目标或者是一个梦想,不然就没有持久的动力。我的梦想是争取出一二本书,我愿我的这个梦想一直不醒,促使我不停地阅读与写作着!
哦,前几天有个叫曾杰的人要加我的微信,他说他是豆港八队的后辈,八队有几家姓曾的,是谁家的后辈?我迟疑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收到了:“邹伯伯:您好!我是豆港八队的晚辈曾杰,曾汉初的孙子,曾河山的儿子。您的《父亲的队长生涯》,娓娓道来,一个队的历史,一个时代的印记,十分珍贵,让人回味,令人感动,向您致敬!”的短信,我马上就加了曾杰的微信。接着他发了:“这个五一,雷志学伯伯的子女来到八队,老乡们很是激动。偶然间读到了队长生涯,发现了这块宝藏。为队著史,您是第一人。”
很欣慰,抗日远征军曾连长的孙子出息了,在省农业农村厅入职十多年,从一个小公务员干起,现在是湖南省某事务中心的副主任了,他那个单位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是个副厅级单位,你看他有多拼!
很欣慰,八队的社员群众的知道了我在写豆港八队的事,他们都还期待着看到我写的那点事!
我在《父亲的队长生涯》中写过,豆港八队是块风水宝地,去冬队上的有个晚辈一下卖珍珠就收入了好几千万,按照这个趋势过不了几年,他拍个豆港八队的电影都不成问题。
我琢磨着,把《父亲的队长生涯》反复的改,七易八易十易其稿的就这么改写着,改到八队的后辈们群星闪耀时再定稿!
因为,我想还写点《父亲的队长生涯》的后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