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士根据他的现象学三元范畴理论(现象的性质范畴, 具体个体或事情发生范畴,规律或习惯范畴)建立了三视角符号学和由此而来的逻辑学和学科的分类和系统组织。皮尔士说,一切的思想都是符号,一切的现象也是由符号表示,所以符号学被称为科学的科学。
在符号学的发展历史上有二视角和三视角的激烈争辩。
一、二视角符号学
讨论一个给定的符号,比如一个交通红绿灯。
二视角理论坚持从
1.符号本身(符号能指)即红绿灯自身,比如其材料、形状、颜色等等;
2.和符号所指,也就是红绿灯所代表的内容, 即停、开、等待等等;
这两个视角去展开研究。二元符号学认为符号自身和符号所指的关系纯粹就是人类自己任意规定的。
二元符号学主要是师储尔Saussure提出的, 应用于语言研究, 即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元符号学是基于知识论的主客二元思想而得到的研究方法。知识论的主客二元论现在已经彻底破产,换之的是三元认识论,就是三视角认识论。所以二视角的符号学现在也是慢慢地退出市场。基于二元符号学的语言学,即结构语言学,现在也是日落黄昏。
二元符号学把符号自身和符号所指的关系绝对化成为人类的任意规定,和实际的符号,比如语言符号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是不相符的。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符号,符号自身和符号所指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内在关系。这就是三元符号学要纠正的地方,也是一个本质性的完善。而且,对符号的认识,不能离开符号的接受者,这就是符号的解释项所包含的内容。对于同样一个符号,不同的接受者的实际解释是有很大差别的。小孩看到Tree 这个语言符号和成人看到Tree, 各自的具体解释有差异的。而且这个差异也是和符号的所指和能指都有关系的。二元符号学无法对此进行解释。
二、三视角符号学
三元符号学由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在上世纪初提出。他认为研究一个符号比如一个红绿灯,要从三个视角出发:符号自身(符号能指),符号所指,解释项。这里增加了一个解释项视角。二视角符号理论把解释项视角扔在外面。解释项就是解释者对符号的具体诠释。这样一看,一个符号真正的意义和解释者有关了。
比如红绿灯如果放在一个原始部落,没有公路,那么对于当地的人来说,这个符号毫无意义和价值。还有一个单词比如我们说apple苹果时,这是个声音符号,它代表的意义就和听的人和当时的处境有关了,就是和解释者有关了。所以脱离解释者,来讨论一个符号的抽象涵义是无价值的。也就是说二视角把符号的意义和价值从研究里割掉了,从而研究本身也无意义了。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知识告诉我们,三视角符号学是正确的。符号学现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的研究,已成为科学的科学。
如果以符号的语义(即符号的表达意思)为研究对象,那么三视角符号学的符号本身、符号所指、解释项,就对应于我们的变化、对比和分布三视角。符号所指是指符号所代表的内容,是相对不变的,这是对比视角;符号本身就是符号所指内容的具体表现,这是变化的视角,比如各种各样的红绿灯,但代表的内容基本一样。解释项就是分布视角。
怎么理解呢?原来解释者的任务就是将对符号的感觉和大脑(或有智慧的处理器)里储存的符号信息进行连接对比,发现共性,产生关系,所以这是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的处理,就是分布的视角。我们学习语言,学习数学符号,比如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的。
这个分布的视角或符号学的解释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识建构的过程,就是用大脑里的知识系统,其实是一个符号系统,来解释外来符号的意义。这是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就是皮尔士的符号产生符号的过程解释。这也是学习的建构理论。真正的学习不是背诵,而是一个符号解释过程,或说一个具体建构过程。
皮尔士的三视角符号学是建立在他的三范畴理论之上的。最后我们看看这个三范畴理论和三视角理论有何关系。
三、皮尔士的三范畴和三视角理论的关系
宇宙的一切事物因其共性和多样性而被人类认知。这些共性就被命名为一个概念,多样性就是一个一个的例子。这就是我们的对比和变化二视角。在哲学上就把这个共性定义为概念,而普遍使用的概念就叫做范畴。这些范畴就像一个长长的线用来串上一些珠子,这些珠子就是一些现象或事物。这个串的过程就叫做解释事物,或认知事物。
亚里斯多德提出10个范畴,康德将范畴分为四组,每组三个,总共12个。那么皮尔士将他们的范畴取缔,重新提出一个三元范畴,而且不同于以前的范畴,这三个范畴是彼此不能独立的,相互依赖的,好像三视角的。下面我们具体学习。
皮尔士将我们能感知到的所有事物,包括我们的一切思考等等,分为三个范畴:第一,第二,第三,总共三个范畴。
1.第一个范畴感知的是一些感觉的性质,比如红色,热和冷,痛苦,高兴,甜和苦。就是事物的内在属性。其实这是我们三视角的对比视角的应用。一个事物的各种感觉属性的组合成为该事物的对比特征。
2.第二个范畴是对一个特定的事件,或特定的反应,比如发现一个人在走动等等的感知。皮尔士说就是对具有一定性质的具体事物和具体事情的感知。其实这就是我们的变化视角的应用。所以皮尔士说,第一范畴的感知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必须依附于第二范畴的感知。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对比视角离不开变化视角,反之也是。
3.第三范畴的感知是指对习惯、规律、记忆等等的感知。其实这是我们说的分布的视角,就是普遍联系的视角,就是感知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同样,皮尔士也说,第三范畴的感知必须包含第一和第二范畴,同样第一第二范畴也不能离开第三范畴。这其实就是我们说的三个视角不能彼此分开,但又彼此有分别。
如此看来,如果我们使用三视角理论,就可以对皮尔士的三元符号学进行很好的诠释和应用,并且完善他的符号分类工作。符号学被称为科学的科学,因为一切思考都以符号为媒介,所以每一个思考本身就是一个符号解释过程。这样,我们可以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研究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提供各个学科的研究的工具。因为皮尔士的三范畴理论引导出他的三视角符号学,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各个学科的知识结构皆是三视角结构。
四、三视角方法论的更多应用
对比、变化和分布三视角的应用:
应用到物理学里,就是粒子,波,和场。
应用到符号学里,就是表示对象,符号表征,符号解释。
应用到语言学里,就是语义,语形/语音,语法。
再应用到一个语义单位就是,基本意思,变化意思,语义语境。
应用到社会学就是:行为单位,行为过程,行为处境。
应用到心理学就有:理智,意志,情感。
应用到哲学就有: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
应用到价值论就有:经济学(广义),伦理学,美学。
应用到伦理学就有:伦理规范,伦理处境和伦理主体。
应用到知识论就有:知识规范,知识处境,知识主体。
应用到数学就有:概念,例子应用,分布。
应用到德鲁克的管理学有:使命,组织,激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