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信?

麦家在朗读者节目中的朗读了一封给儿子的信,这封信和背后的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们。

麦家是当代知名的作家,小说《暗战》获得了中国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他和青春期的儿子的关系发生了一些问题。他的儿子在高中的时候,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一千多个日子里把自己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允许父母进入,很少和父母交流。后来儿子去美国读书的时候,麦家在行李里放了两个信封,一个里面装了2000美元,一个信封里装了一封信。儿子看到信之后,通过手机给父亲回复了两个流泪的表情符号。

这封信包含着浓浓的父爱,感动了青春期的儿子,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如果不是通过写信,我们能够表达出同样的感情么?面对面交谈可以么?电话可以么?短信息可以么?微信可以么?朋友圈可以么?

我想应该是很难。

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往往会强调面对面沟通,及时沟通很重要。在很多沟通技巧和组织的企业文化中,把面对面沟通和迅速的反馈作为优先推荐的,把文字的沟通作为低效和冷漠的沟通手段来对待。然而在很多场景下,我发现面对面沟通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时间有限,讲述的人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系统、深入的组织自己的思想,表达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度往往都不够。

其次,即便讲述者有能力进行深入的表达,这意味着比较长的单方面表达,比如麦家的书信,就是读一遍也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这在面对面交流,或者是微信这样聊天式交流中很别扭的,说的人往往会觉得很尴尬,听的人就更容易跑神,无聊、烦躁,打断对方,甚至生气,觉得自己不被对方尊重。

然后,在长篇大论的讲述面前,听众能够有效接收的部分是非常有限的,就算是能够接收的那部分内容,能够记住的也往往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哪些不能马上接受的部分,反而是最重要的部分。我们不能马上认可的,不能马上理解的。

即时的沟通,速度快,这是一个特点,即是优点,也是缺点。当产生一些情绪的时候,往往不能有效控制,会迅速放大这些情绪。有可能会放大快乐,也有可能会放大愤怒。这对情感类交流往往是非常不利的,当人们处在烦躁、苦恼、痛苦、‘愤怒等情绪中,缺乏足够技巧的交流往往适得其反,非但不能缓解对方情绪,往往会使情绪更加恶化。

最后,讲过的话,往往是一次性的,难以回顾,当事人凭记忆回顾的时候,往往是带有偏差的再次加工。

书面交流,比如书信这种私密的书面交流,写作者可以长时间、精心酝酿,能够深入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完整的描述方方面面,还可以遣词造句,准确的表达避免误解。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避免对方的情感干扰,可能的打断,对很多人来说,还可以避免尴尬和紧张,能够更充分的表达自己。

对于收信人来说,有了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吸收写信人的想法,看不明白可以反复看,接受不了可以搁置起来,晚点再看,看了不喜欢、有情绪,可以自己发泄、消化,不会引起直接的冲突导致情绪升级。

书信、写作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能够完成很多即时通信手段,面对面、电话、信息、微信做不了的事情。我们现在被麦家的家信感动,以前也被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感动。然而我们却写的越来越少了。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迅速,我们也要重新认识慢速带给我们的价值。

我们被麦家的书信感动了,当我们遇到和亲人的关系困境时,我们能够通过充满感情的书信来走出困境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心念的伟力可以撼山岳,有一些苦的因说不定会有甜的果,根据吸引力法则你虔诚的相信什么,什么就会在你身边灵验,小孩接连...
    敏子慧慧阅读 267评论 0 0
  • 感赏儿子今天在我要出去找工作的情况下教他学习如何煮面条来解决以后中午的午餐问题。孩子很愿意的跟我学习。感赏自己今天...
    爱娃林丽华aw阅读 132评论 0 1
  • 认识时代,带领时代。 我们总是陷于碌碌的生活,茫然的随波逐流,很多时候很多人从没有想过认识时代,甚至于,我们不屑于...
    辛乔木梓阅读 438评论 0 0
  • 越来越多的瑜伽馆会请外教来授课,或是为了提升逼格收更多的会员费,或是真心热爱瑜伽不计成本传播瑜伽(鄙人有幸遇到一家...
    闲人捷阅读 2,198评论 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