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简单来说就是测试一个软件(Web网站,App软件),保证这个软件尽可能的少bug。保证软件的质量,减少后期修复成本。

需求阶段

    进入软件这一行,当然,测试也属于程序员。或者说,高级的测试,也是一个合格的开发。那我们进入这一行,就得懂这一行的行话,不然,就显得不够专业了。首先,我们来看需求。软件要做些什么,首先得有一个范围,比如你是做一个购物网站,还是及时通讯软件,那告诉我们要做些什么,这就是需求。如何识别需求?一般是客户说想加一个功能,产品经理或者项目经理去沟通,了解这个需求。接下来,产品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开发,测试等)进行开会,这就是需求评审会议。大家确定需求要实现的功能,进度计划(完成时间),WBS工作分解(分配任务)等。相关术语:PM(Product Manager)产品经理 、 PM(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经理、PRD 需求文档

设计阶段

    到了设计阶段,一般由设计负责人组织项目成员开会, 进行原型的处理和项目的排期,这就是交互评审会议。会议结束之后,会确定具体的设计demo(原型图)。前端开发人员再和UI,UE设计师确认一些细节点(主要是面向客户的界面和交互)。时间确认好,什么时候上线,开发需要几天,测试需要几天。

用例设计

    接下来测试登场了,测试根据前面两个会议确定的需求,整理出测试用例(比如,需求为新增一个邮箱注册登陆的功能,那么我用QQ邮箱注册登陆,就是一条用例),用例设计要尽可能的覆盖全面,以及包含各种边界值及异常值得输入。以保证了项目的进度和稳定性。中间主要是测试同学和开发同学确认功能点和相关的细节。

开发和测试阶段

    开发完之后会通知测试(一般新功能初次集成测试,称为冒烟测试,如一块电路板开发完成,先通电,看是否冒烟),大型的项目会有一个提测邮件或者软件项目管理系统会有提示,小项目的话直接在群里通知了。告知测试在什么环境下测试。测试环境一般分为:测试环境,生产环境,日常环境。

测试环境:就是和生产环境区分开来,需要相关的环境配置和搭建,一般开发同学都搭建好的,测试同学绑定hosts就可以用了,有时大的项目测试环境还分成ST环境和UAT环境,ST为日常更新版本测试的环境,UAT为接近生产的测试环境,一般用于投产前的验证或者验收。

生产环境:就是线上环境,发布到客户去使用的环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项目上线。发布到这个环境的话意味着项目差不多完成了。

日常环境:这个环境接触的比较少,用于一些日常的需求,或者临时改个线上的小bug使用到。一般是由开发同学和产品处理,小需求和小bug开发或修复后开发通知产品验收即可。

上线阶段

    开发修复好bug,项目经理组织验收,验收一般由测试,产品,业务等人员参与。然后通知项目相关成员,可以上线 。一般会先在测试环境全部回归一遍,确保功能点。然后上线之后再回归一遍,项目结束。一般行业都是周四晚上投产,如果是通宵,刚好周五连着周末就休息了,前提是周末不加班。

    上线流程:后端先上线,然后前端开发人员告知前端版本号,再上线。所以测试人员在线上环境时要注意查看前端版本号对不对再验证。好的,我们站在整个软件项目的流程去了解其中的一些道道。那现在我们应该大概了解测试工程师应该干什么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