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自何时开始,对时间开始特别的关注,也许是因为毕业以后吧,进入社会后每天都感觉过得太快,还没来得及仔细品味下一天的生活味道就不知不觉睡着了。
也许是因为一种焦虑,时间过得越快,岁数也就越来越大,曾经觉得年轻是理所当然且会保持很久很久,人生还刚刚开始呢!但突然会发现临近了三十岁,就总希望可以抓住时间,不让流逝得太快,想慢一点。
冯唐说:用文字打败时间。我想笔下的文字或许因为灵魂参与时间的流逝形成,所以成为时间永久的铭刻,这个过程让时间被更多感知了,于是那段时间在日后的回忆中印象深刻。
我们应该都经历过痛苦时刻那种时间的漫长久远,尤其是肉体痛苦的时间里,每一分钟都似乎很漫长,那么难以度过。
所以说每个人时间是绝对相同的只是从客观的时间长度,如果从每个人的主观认知而言,你主观感知了时间的长度才是对你而言真正的时间长度。
02
冯唐的经历让别人感到相当的不可思议,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因为面对妇科肿瘤束手无策的时候毅然放弃了十年寒窗苦读换来的医生职业。
在麦肯锡工作了几年后进了一家大型国企,后来一直做着管理者的工作。假如只有这样的经历,他定是不能有今天的名气。一边做着领导一边还坚持拼命写作,写了小说写了随笔杂文,这些文字所塑造的冯唐受到了太多人喜欢和追捧。
个性鲜明可以从他过往的经历与他的文字中都可以体会到,一般人是没有那种勇气去选择这样的生活或者说没有能力。不知道写作于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但是可以从他文字中感受到码字才是他希望一辈子去做好的事业。
他认为码字这件事不能被依靠来作为全部的工作,否则水费电费孩子学费都会形成巨大压力,在压力之下依靠码字赚钱便没有了真正的乐趣也没有了真正的自由。
所以一直他都是这样生活着,即便从华润离职,很快又做了另外一个公司的高管,依然忙中偷闲地写着。
他认为到了现在的年纪,生活已经是可知的了,但是写作却还是未知的,他希望花费未来的时间去坚持写,便是现在每周工作八十个小时也要拼命地挤时间去写。时间,挤挤总会有的,只是即便冯唐这样的,也坦诚并没有时间读书,这是他最痛苦的事情。
03
以前郁闷的时候会找部电视剧从头看到尾,而且是连着看,寻找一种现实的逃避和虚拟的刺激,觉得在这个短暂过程中是幸福和放松的。
可是看完以后,一种莫名的巨大空虚感更加强烈地侵袭心灵,看电视过程好像就是梦一场而已,而时间却真实地过去了,即将面对的还是冷酷的现实。
现代社会的上班族显然已经不那么缺乏物质,但却那么多的焦虑和不安每天流窜在多少人的内心中,以至于许多人独自在无人的角落中黯然神伤而又无法自拔。
伤感的是独自走在寒风凛冽的街道上,脚步那么无力,因为每一天我并没有能力去拥有属于自己的价值,感觉不到自己的根基在哪里。
冯唐希望在文字中找回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建立自己安身立命的价值,拥有生命的根本安全感和掌控感。沈从文先生在文学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后发现好像自己创作作品的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新社会的要求了,虽然百般痛苦,但终究还是决定重新利用时间研究古代服饰获得生命的重生。
一个人,多努力去拥有尽量多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意味着可以让自己深入所希望的生活,通过属于自己时间的沉淀活出真实有价值的自我。
04
人生,从来不是完美,从小就被美好欺骗了,以为童话里面应该都是可以成真的,以为所有的物质都没那么难获得的。
后来才发现,人生充满了陷阱,而且人生旅途中的你我只有一次单向的生命,只能往前面走。
再后来,人还不如许多许多物种自由,真的是“无往而不在枷锁中”呀!
又想要自己的时间,又想要童话般的物质生活,总之一切美好的物质精神都想要,那么你要么很幸运用属于自己的时间挣大钱,要么学学冯唐吧,做着公司高管还当着作家,当然你也要有运气和能力。
不然,你我便以“人生自古两难全”自勉吧!想要多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多些能力少些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