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要站在对方舒不舒服的角度考虑问题

1.我其实还在使用笑脸,有时候也用呵

呵。当然仅限于熟人聊天,和客户如果

用微信沟通,基本是有事说事,不会用

表情符号。这充分说明互联网的出现,

使得信息快速快递的同时,也将人群分

类,并且使得信息个性化,符号化。不

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符号和暗号解读。就

如我们五分钟商学院的“看情况还圈层

的有万老师专栏的1043”人可能看不

懂,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前一阵子我有个90后的朋友发了一条

微信,说有个事情在他微信圈刷屏了。

我回复说,我的朋友圈里根本没有看到

这条信息啊目。这说明什么情况,不

同圈层之间有时信息是屏蔽的,圈内

世界大战,圈外风平浪静”所以,不管

是微信仪,还是互联网文化,我们都需

要尽量保持同步,这要求你和不同

圈层的人去沟通交流。我和客户的合作

都会尽量让双方保持一个舒适的合作状

态,强调顺势而为,大家感到别扭的事

情就不做。但是如果和不同圈层的人交

流,仅仅有这份心还不够,还得跟得上

潮流啊.

2.确实微信与qq不同,微信更多的是异

步通信,所以我也挺反感那种同步通信

的沟通方式。我最反感的就是给我发候

表情像hi~这种。这是说明你有话要说

吧,为什么不直接说呢?

还要我问你才肯说,这简直是不把我的

时间当作一回事啊! 所以如果我觉得不

值得跟你花时间,就直接忽略不回复

了。此外看了今天的文章,我也挺有感

触。使用微信时真的要根据关系,谨慎

使用引起歧义的语句或表情,因为在这

个时代,说“祸从口出”已近有点过时

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