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我还是别人的问题,我们好像永远在某个特定的时段,跟某些非特定的人偶然相遇,亲密地生活,必然地散伙,匆匆地连声招呼都没打。” ——郑执《厕所爱情故事》
上大学后,我才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朋友流失症”。
那大概是长这么大以来,人际关系最“动荡”的阶段。
还来不及反应,高考结束了,然后踏上暑期兼职的行程;两个月后,离开家去上学。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作别高中同学,和兼职的同事打成一片,再告别,又在大学里认识新的人。
一切快得让人慌乱。兼职结束的第二天,我坐在回家的火车上,靠在窗边,想着前一晚还在一起吃宵夜的朋友们,他们就像窗外的树一般,从我的生活里迅速地撤退。突然鼻子一酸,感觉有什么东西从心脏剥离了出去。
大一开学,偶然地认识了一个学长,兴趣爱好相似,好像有聊不完的话。于是开始每天共享生活的点滴,聊心事以及对很多事情的看法,然后慢慢变得熟悉。后来有一天,对方谈恋爱了,自然地从我的生活里退出,迅速而不露痕迹,以至于忙于适应新环境的我也浑然未觉。前后历时仅仅两个月左右。之后类似的事件一再上演,我开始怀疑,速生速朽的友谊是否已经成了现在人际交往的主流模式?在那以后,新的人出现的时候,我都要停下来仔细思考对方是不是在一小段时期后就会退出我的生活,犹豫着是要真诚相待,还是保持泛泛之交的距离。
渐渐地,我不再期待认识新朋友。
假期里去同学家吃饭,恰巧她的表姐也从老家来做客。那个活泼直率的女孩子,一头短发,笑声爽朗,两个酒窝透着甜意。我犹豫了很久,直到吃完饭从同学家出来,也没有向她问qq。谈笑间的确觉得,也许能和她成为不错的朋友。但我知道,环境不同,距离又远,应该没有办法去长久维持这样一份友情。
此后,也有不少这种时候,不论是在什么样的场合,留下了怎样愉快难忘的回忆,只要对方没有主动要求留联系方式,也就这样过去了。越来越觉得,能成为朋友的人一定会成为朋友,如果不能,那即便我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没有用。
短暂的黯淡之后,又是一阵庆幸。幸好认识现在的朋友,是在一个寝室,或者一个班,一个年级。所以遇到有着自己欣赏的个性的人,主动去认识了,也有时间可以互相熟悉,并成为现在关系要好的朋友。不必像现在这样,只能感叹相逢的不是时候。
而现在的我,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再认识新朋友,也变得懒于向陌生人敞开心扉。
刚开始用qq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候每次登录qq,总有几个聊天的人,陌生的,熟悉的。习惯一上线就把好友列表里的人挨个招呼一遍;同时开着七八个聊天窗口,噼里啪啦翘着键盘,忙得不亦乐乎,也是常有的事。还有几个人是纯粹的网友,没见过面,也不在一个地方。讨论爱好,心情,随意地侃。
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少,和qq好友聊天的情况也少了。到了大学,qq在生活里变得不再是纯粹的休闲聊天工具,它成了实实在在的联系方式。我们和别人,是为了有个保持联系的机会而互相加qq;不论是出于短期的目标,还是相对长期的关系——选修课的队友,社团组织里的伙伴,同乡会的朋友,兼职时认识的同事……把好友列表填得满满的。
几天前翻好友列表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初三时的同学,忽然想起同班的时候有段时间跟他在qq上聊过很多,他告诉我,爸妈都在外地工作,只有奶奶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虽然奶奶对他管得很多,但他很爱奶奶……记忆中还有一些不失稚气的单纯的想法。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思议。那时的他总是表现得玩世不恭,像个坏学生,看起来和我这种性格的人,不会有什么交集。然而现在也全然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而开始聊的,又是为什么再也没有聊过——都忘得一干二净。
从十二岁到二十岁,生活发生的变化不言自明。生活里烦恼的事情,也从吃不到的蛋糕,变成了理想的大学,理想的工作。脑海里打转的都是重要的事,慢慢地就把相对不重要的事撇出去了。同时,节奏越来越快。一份作业,两周内完成;一个策划案,一周写出来;一张海报,两天做好;一篇稿子,今天写完……尚未参加工作的人,除了主要的学习任务,还有那么多“时间紧迫”的事要完成,又怎会有那么多闲情逸致,把心思花在那些“不重要”的事上。
忙着完成今天的任务,忙着过好今天的生活,忙着变得更优秀,忙着找到自我……不知不觉间过了很久,回过头来发现,和表哥表姐长达两年没有联系过;身边的朋友屈指可数,QQ和微信的好友列表里,有几百人,他们只是躺在冷冰冰的列表里,不聊天,也看不到动态,“僵尸”一般的存在。偶尔,他们会跳出来,在我的朋友圈或者空间动态下点个赞。有时能留个言,就是最近距离的接触了。
那些曾经在生活里留下过的感怀、心动,有着真实的言语和鲜活的图景的人,都成了街边橱窗里的展品,只供路过的你我,有那么片刻的新奇,带来短暂的兴奋,转瞬即逝。而我们,只是匆忙的赶路人,想留下什么,却也不能。
这样的生活,虚空得让人害怕。
我想,既然那些闯进生活的人,大多数都会在一段时期以后默默淡出,甚至留下不欢而散的结局,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去认识新的人呢?
朋友说,“还是要继续去认识新的朋友啊,人不能活在过去的记忆里,所以要接触新的人和事物,只有这样,才能知道真正适合自己的是什么。” “为了找到不会淡出的人啊……”她说,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对方慢慢淡出,说明自己也没有很珍惜对方,如果真的努力去维持过而对方还是淡出了,说明缘分不深。但回忆起来仍然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于是这就成为你生活阅历的一部分。虽然这一过程中会有心理落差,但是时间久了,也能沉淀出美好的回忆,在来日想起的时候会心一笑……
大概也就是这样吧。为了找到不会淡出的人,真正能留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