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认识的人越多越好,不管怎么样先混个脸熟,很多书中也持有这样的观点,比如“人脉即钱脉”,直接将人脉与财富价值挂钩,这样的价值观很容易误导人,并不是批判,见仁见智嘛!
个人品牌的打造也非常看重有效的社交和人脉结交,但这里说的社交人脉,要从为别人创造价值的“价值社交”出发,注重建立高价值认同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广泛的社交。为了认识人而认识人,对于别人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关注和认可,除了能换回你一沓沓记不得面孔的名片,扫回来一批记不清面孔的微信,其他的什么也得不到。绕了一大圈之后,你会发现,真正能帮助你成功的人,一定是之前精简社交的九大“常委”之类的人,他们一直关注你、支持你、帮助你、辅助你走向成功。
不要对广泛的人脉抱有太高的希望,如果偶尔能从不熟悉的朋友圈获得一些帮助,那是你的运气,要想建立高信任度的合作和关系,还是要从日积月累的社交基本功开始,从每一个花费时间的事情和为人处事的细节做起。2015年12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获奖感言,她说:“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这段精彩的演讲一语道尽了社交的本质,社交的原点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而个人品牌的价值出发点也是自己,一个拥有一技之长的自己,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自己,一个价值观正向着自己,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自己。